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区域协同发展三大战略之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该战略的基本思路。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方地区及周边地区图(图一)
材料二:成都、上海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图二)

(1)结合材料二,比较成都与上海冬季气温的差异,并从地形影响的角度分析原因。
(2)图一中甲(阴影部分)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被誉为我国的“鱼米之乡”,请从自然环境的角度简析该美誉形成的原因。
(3)图一中乙(阴影部分)为三江源地区,雪莲和虫草(一种药材)是当地最受欢迎的旅游产品。简要评价采挖雪莲和虫草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从利、弊两方面分析)
(4)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表现为 BB。
①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产业可以沿长江向中上游地区转移
②两部地区的产品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③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可以支持中上游地区
④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建设可以改善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7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和“甲城市某年气候资料图”。
(1)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提供了灌溉
(2)图中甲
(3)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请写出两个著名的景点:①
(4)说说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至少三点)发布:2024/12/18 16:0:1组卷:46引用:1难度:0.7 -
2.读“长江三角洲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2)请你介绍下列字母代表的城市的著名旅游景点。(各答出一处即可)
E
(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见图2)。这种“同城效应”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哪些交通方式?发布:2024/12/15 3:0:1组卷:9引用:1难度:0.5 -
3.小明同学关于长江三角洲的介绍,正确的是:( )
①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濒临黄海与东海。
②地处江海交汇处,便于江海联运,起到联系沿海和内地的作用。
③这里是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可通过远洋航线发展与各国的海洋贸易。
④长江三角洲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发布:2024/12/26 7:30:1组卷:122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