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同市地处山西省北部,是我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作为全国能源重工基地和典型的资源依赖型城市,长期以来,大同市以煤炭、电力、化工为支柱产业,轻重工业例严重失衡。随着人口的增加,大同地区曾经扩大耕种面积,加大草场载畜量,生态破坏严重。
材料二:近年来,大同市全面推进煤炭产业走“减、优、绿”发展之路,在采煤沉陷区上“种太阳”,发展光伏产业,并推动形成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6大新能源产业集群,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实施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同市2005年经济结构表
类型 | 比重(%) | |||||||
三大产业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5.8 | 54.3 | 39.9 | ||||||
农业 | 种植业 | 畜牧业 | 林业 | 渔业 | 其他 | |||
52.6 | 38.9 | 4.6 | 0.2 | 3.7 | ||||
工业 | 重工业 | 轻工业 | ||||||
92.3 | 7.7 |

(1)分析大同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的有利自然条件。
(2)结合2005年的经济结构表,分析当年大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哪些环境问题,并说明原因。
(3)归纳大同市自2002年以来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4)运用产业结构优化的原理,阐释大同市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有利影响。
【考点】全球环境的基本问题;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工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与人口、资源问题发展的相互关系;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的过程与影响.
【答案】(1)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小,光照充足;海拔较高,多晴天,年日照时数长。
(2)问题: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土地退化、全球变暖等。
原因:农业部门中,种植业比重大,对于土地的开垦程度高,容易引发水土流失;产业发展以重工业为主,占比92.3%,工业发展严重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大气污染严重;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加剧全球变暖。
(3)第一产业占比基本稳定,第二产业占比逐渐降低,第三产业占比提升;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型转变为“三二一”型。
(4)大同市积极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有利于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化水平;通过改组传统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工业,促进了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发展,进一步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增加就业岗位,提升人民收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稳定;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2)问题: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土地退化、全球变暖等。
原因:农业部门中,种植业比重大,对于土地的开垦程度高,容易引发水土流失;产业发展以重工业为主,占比92.3%,工业发展严重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大气污染严重;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加剧全球变暖。
(3)第一产业占比基本稳定,第二产业占比逐渐降低,第三产业占比提升;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型转变为“三二一”型。
(4)大同市积极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有利于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化水平;通过改组传统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工业,促进了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发展,进一步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增加就业岗位,提升人民收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稳定;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
1.赣南地区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离子型重稀土储量居全国之首。近30年来,由于人类对赣南离子型稀土矿的开发利用,矿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表示意赣南离子型稀土矿开发利用不同工艺技术之间的对比。
方法 开始使用时间 使用过程 资源利用率 池浸法 20世纪70年代初 表土剥离━矿体开采一入池浸矿(用浸出剂渗浸置于浸出池(槽)中经过破碎的矿石,使其中有价组分转入溶液的过程)一回收浸液—尾矿排弃 26% 堆浸法 20世纪90年代后期 生产过程与池浸工艺基本相似,又被称为放大的池浸工艺 30%~40% 原地浸矿法 目前赣南地区利用此法的区域不足10% 不破坏矿体地表植被、不剥离表土开挖矿石的情况下,通过利用一系列浅井(浅槽)加入浸矿液,经过渗透和离子交换,有选择地将矿石中的稀土离子浸出并回收 75%左右 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0引用:1难度:0.5 -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博多河贯穿整个孟加拉国,总流域面积约为31000km2。地形以平原和低矮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广。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旱、雨两季,博多河流域是孟加拉国的稻米主产区。孟加拉国人口约1.6亿,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和工业区逐年扩张,加上流域特殊的地理自然特征,导致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频发。如图示意博多河流域。
(1)简述博多河流域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博多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的具体表现。
(3)分析博多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1引用:3难度:0.7 -
3.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浑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某城市三监测站各月平均浑浊天气日数图。
资料三:某城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
(1)该市浑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
(2)出现浑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连续的阴雨天气
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51引用:3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