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稀土的名字中虽然有个“土”字,但是稀土并不是土,而是镧、钪、钇等17种金属资源的总称,属于金属资源。稀土是新能源产业、人工智能等高精尖产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战略性资源。目前,我国已探明的稀土储量、供应量、冶炼分离技术均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在稀土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环境问题。如何把我国稀土资源优势转化为战略优势,仍是我国稀土产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材料二:专利资产指数反映个别专利创造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我国稀土冶炼分离技术世界第一,其他国家均没有稀土分离技术的应用,全球80%以上的稀土产业集中在我国境内。但我国下游产品应用专利不足,众多企业集中于产业链较短的上中游,稀土企业“多、小、散”,资源以“薄利多销”的形式出口。图1为世界主要国家稀土产业专利资产指数,图2为稀土产业链示意图。

(1)指出我国在稀土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2)与美日两国相比,说明我国稀土专利资产指数特点及其原因。
(3)为我国将稀土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战略优势,请提出合理建议。
【考点】全球环境的基本问题;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答案】(1)稀土产品多位于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低;小企业产品同质化,企业间恶性竞争;过量开采稀土资源,资源储量快速减少,稀土开采和加工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2)特点:早期专利资产指数很低,2010年后快速增长,与美、日两国差距缩小。原因:侧重稀土冶炼分离技术,对下游产品投资少,应用专利不足;稀土资源战略地位高,国家对稀土分离技术应用专利开始高度重视。
(3)建立稀土产业准入制度,整合产业,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稀土产业下游应用技术专利研究,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控制稀土开采规模,减少资源出口;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掌控产品定价权;加强国际合作,增加稀土进口。
(2)特点:早期专利资产指数很低,2010年后快速增长,与美、日两国差距缩小。原因:侧重稀土冶炼分离技术,对下游产品投资少,应用专利不足;稀土资源战略地位高,国家对稀土分离技术应用专利开始高度重视。
(3)建立稀土产业准入制度,整合产业,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稀土产业下游应用技术专利研究,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控制稀土开采规模,减少资源出口;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掌控产品定价权;加强国际合作,增加稀土进口。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1引用:11难度:0.4
相似题
-
1.赣南地区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离子型重稀土储量居全国之首。近30年来,由于人类对赣南离子型稀土矿的开发利用,矿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表示意赣南离子型稀土矿开发利用不同工艺技术之间的对比。
方法 开始使用时间 使用过程 资源利用率 池浸法 20世纪70年代初 表土剥离━矿体开采一入池浸矿(用浸出剂渗浸置于浸出池(槽)中经过破碎的矿石,使其中有价组分转入溶液的过程)一回收浸液—尾矿排弃 26% 堆浸法 20世纪90年代后期 生产过程与池浸工艺基本相似,又被称为放大的池浸工艺 30%~40% 原地浸矿法 目前赣南地区利用此法的区域不足10% 不破坏矿体地表植被、不剥离表土开挖矿石的情况下,通过利用一系列浅井(浅槽)加入浸矿液,经过渗透和离子交换,有选择地将矿石中的稀土离子浸出并回收 75%左右 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0引用:1难度:0.5 -
2.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浑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某城市三监测站各月平均浑浊天气日数图。
资料三:某城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
(1)该市浑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
(2)出现浑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连续的阴雨天气
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51引用:3难度:0.3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博多河贯穿整个孟加拉国,总流域面积约为31000km2。地形以平原和低矮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广。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旱、雨两季,博多河流域是孟加拉国的稻米主产区。孟加拉国人口约1.6亿,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和工业区逐年扩张,加上流域特殊的地理自然特征,导致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频发。如图示意博多河流域。
(1)简述博多河流域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博多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的具体表现。
(3)分析博多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1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