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岭,真的能用一己之力挡住南下冷空气?      ①我们先来说说秦岭。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有一条非比寻常的山脉,气势磅礴地横亘在中华大地上,处于中华版图的正中央,这条巍峨的山脉就是秦岭。秦岭东西约500公里,南北约150公里。它是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的分界线,也是黄河、长江的分界线;是北方小麦和南方水稻的分界,也是中国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它发挥着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各种各样的作用。据中国气象局曾经发布的一篇文章介绍,由于它的存在,带来了强烈的“南北差异”,小到喜欢吃甜粽还是咸粽,大到南方的柔和与北方的豪放都和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秦岭对水汽有阻滞作用,秦岭南坡平均降水800毫米以上,北坡平均降水800毫米以下。北坡相对寒冷干燥,南坡则温暖湿润,南坡自下而上拥有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5种气候类型;北坡自下而上拥有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4种气候类型,它的存在不仅改变了中国大陆的自然格局,还使南北大地出现了强烈的气候差异。
      ③那么,秦岭是怎么挡住南下冷空气的呢?首先,秦岭的高海拔对冷空气南下和暖湿气流北上都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但同时冷空气自西向东自北向南长途跋涉、翻山越岭移动到这里的时候也消耗了“元气”,到了秦岭,冷空气要爬坡会再消耗一些,所以实力不够强的冷空气“走”到这里就没“后劲”了,就算有“耐力”比较强的冷空气,奋力翻过山之后实力也明显削弱了,因此就造成了秦岭“挡”住了冷空气的现象。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冷空气都可以被秦岭“挡住”,一旦有强冷空气来袭,因为它“实力”强大,还是可以“破关”过去,影响到我国南方地区的。
      ④一般来说,如果山脉阻挡了干冷空气,并不会出现明显的“泾渭分明”现象;反而,当山脉阻挡了暖湿气流,则会在一侧出现暖气流抬升形成云,而另一侧气流下沉,出现晴空。
(根据《成都商报》相关资料改编)      材料二:
深圳会经历“60年最冷冬天”吗?      最近,冷空气频繁南下,深圳气温有所下降,很多人都有了入秋的错觉。关于“拉尼娜”的信息也在朋友圈刷屏,诸如“60年最冷冬天”的说法被广泛传播。
      近日,国家气候中心也发布消息,预计今冬将形成“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事件对深圳天气有何影响?从2000年以来发生的5次“拉尼娜”事件的年份气象数据来看,在“拉尼娜”年的冬季(12月一次年2月),深圳的气温较常年同期低0.3℃,出现寒冷日数(日最低气温≤10℃)平均21天,比气候值多3天。降雨方面,“拉尼娜”年深圳冬季的降雨较常年偏少9%。平均干燥日数(日最小相对湿度≤50%)44天,较常年多6天。
      市气象台预测,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预计深圳秋冬季前暖后略偏冷,空气干燥,其中2021年1—2月冷空气活跃,偏冷少雨,最冷时段可能出现在1月中旬至2月上旬,可能出现持续一周左右的寒冷天气,我市最低气温可达5—8℃,出现2008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及2016年极端寒潮暴雨的可能性较小,不会出现网络谣传的60年最冷寒冬。
(选自2020年10月29日《深圳商报》,有删改)
(1)材料一是围绕什么话题来说明的?
(2)秦岭使我国南北大地出现了强烈的气候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3)简单分析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不能删除的原因。
一般来说,如果山脉阻挡了干冷空气,并不会出现明显的“泾渭分明”现象。
(4)奶奶身体虚弱,自从听说深圳要经历60年最冷寒冬的传闻后,一直忧心忡忡的,担心自己扛不过今年的最冷寒冬。请你结合任意一则材料的内容,劝慰奶奶,帮奶奶消除顾虑。

【考点】信息筛选与辨析
【答案】(1)围绕“秦岭,真的能用一己之力挡住南下冷空气”这个话题说明的。(或:围绕秦岭对我国南北气候的影响这个话题说明的。)
(2)①降水量不同(秦岭南坡平均降水800毫米以上,北坡平均降水800毫米以下);②干湿度不同(北坡相对寒冷干燥,南坡则温暖湿润);③气候类型不同(南坡自下而上拥有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5种气候类型;北坡自下而上拥有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4种气候类型)。
(3)“一般”表示范围,用上它说明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山脉阻挡干冷空气不会出现“泾渭分明”的现象,但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删去则会显得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删去。
(4)示例一:奶奶,您不用担心,市气象台预测了今年深圳的秋冬天气温略低,降雨偏少,天气干燥,但最冷时段可能仅仅持续一周左右,更不会出现传闻中的最冷寒冬的,您就放心好好养身体吧!
示例二:奶奶,您不用担心,有一座秦岭为咱们抵挡着冷空气的南下,就算有“耐力”比较强的冷空气,奋力翻过山之后实力也会明显削弱,对深圳也不会影响太大的,更不会出现传闻中的最冷寒冬的,您就放心好好养身体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14 8:0:2组卷:6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传统要素红利衰减,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动力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一代人工智能不仅可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释放新的红利,实现效率提升型的质量型增长,而且可以释放更多消费力,催生需求侧结构变革,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数据显示,2021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超过3000家;人工智能领域风险投资额占全球比重从2013年的不到5%增长到2021年的20%左右,跻身世界前列,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迫切需要适应新阶段新特征的新路径支撑。人工智能作为应用性很强的赋能技术,在视觉、语音、自然语言等应用领域迅速发展,已经开始像水电煤气一样赋能各个行业。历史和实践证明,人工智能的发展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在应用场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实现不断进步。场景创新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升级、产业增长的新路径。场景创新是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以供需联动为路径,实现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快速增长的过程。加快场景创新,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和产业落地的关键环节,对于促进人工智能更高水平应用,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场景创新路在何方?最关键的是要立足各类创新主体来带动整个链条。首先需要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既要鼓励行业领军企业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计民生关键问题,开展场景联合创新,也要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开展场景创新,参与城市、产业场景建设,通过场景创新实现业务成长。其次需要充分鼓励高校院所参与创新。鼓励高校在成果转化中主动对接城市、产业的人工智能技术需求,开展场景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提高科研工作的市场化导向。最后还需关注培育壮大场景创新专业机构,新型产业会带来新的业态组织方式、新的服务机构,应充分培育科技类社会组织、新型研发机构、服务机构发展,在人工智能场景发现、对接、推广等方面展开多元主体的实践。由此,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探索人工智能发展新模式新路径,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3月17日,有删改)      【材料二】清明前,浙江省杭州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试验茶园里,成畦的茶树尖上,青翠的嫩芽玲珑可人。此时,一幢蓝灰色的“小房子”嗡嗡鸣响着从茶垄上缓缓划过,所经之处,鲜嫩的芽叶被纷纷摘下。
          “这是第五代采茶机器人。”浙江理工大学贾江鸣副教授招呼记者,“过来看看。”
          走近一看,“小房子”好像挺简单——灰顶是覆盖的太阳能板,蓝色外壳下的两条履带,恰好跨在两道茶垄上。
          “比起其他农作物,龙井茶的嫩芽在颜色上区分度低,采摘要求更精细。采茶机器人可不是动一动、剪一剪就完了。”见记者看不出门道,贾江鸣笑着介绍起来,“采茶机器人要有‘好视力’——3D摄像机,能定位芽叶信息,让它完成毫米级作业任务;还要有‘高智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识别模型,能让机器人辨识出芽叶的颜色、形状、纹理等信息。”
          “明前茶,贵如金。温度适宜时,茶叶每2至3天便会冒出新的芽叶,人工采摘劳动量大。如果采茶机器人‘眼疾手快’,可解放出大量人工。”就在贾江鸣解释间,采茶机器人又开始新一片区域的采摘了。
    (选自《光明日报》2023 年3月29日)      【材料三】“在深度学习获得重大突破后,AI已经迎来了从1.0迈入2.0的拐点。”3月14日,在“AI1.0到AI2.0的新机遇”趋势分享会上,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李开复表示,AI2.0将会带来平台式的变革,改写用户的入口和界面,诞生全新平台催生新一代AI2.0应用的研发和商业化。“AI2.0将是提升21世纪整体社会生产力最为重要的赋能技术。”
          当下流行的AIGC正是AI2.0时代的第一个现象级应用。生成式AI能够实现无需标注的自监督学习,AI将从“辅助”人到逐步“替代”人工,所有使用者界面将被重新设计改写。
          打个比方,想象让AI读一本书的前9章之后“猜测”第10章,再让AI对比真正的内容,读过上千万本书后,模型不断优化和迭代。以这样的方式,AI 变得越来越精准,最终形成适用不同领域的基础大模型。
          AI2.0模型不仅可以学习文本和图像数据,还可以从语音、视频、自动化硬件传感器数据,甚至DNA或蛋白质信息等多模态数据中学习,建构机器超强大脑的运行能力,甚至不止于生成,而逐步达到具有预测、决策、探索等更高级别的认知智能。
          “现阶段的AI2.0并不能做到完全正确。”李开复解释,AI无法保存全世界的数据,只能通过压缩形成抽象的概念,因此会出现“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现象。更重要的是,AI目前还无法分辨真伪和辨别是非,如果被恶意利用将会带来无法衡量的负面后果。
          AI2.0是否意味着通用人工智能就此到来?对此,李开复表示,答案是否定的。“人类有很多与生俱来的关键能力,诸如创造力、策略思考、跨领域常识、自我意识、同理心和爱等,这些尚未被破解的深层次能力,是AI2.0也无法全盘复制的。”
    (选自“光明网”2023年3月14日,有删改)(1)列举数据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请结合材料一中画线句子加以分析。
    (2)材料二为“光明网”【农田新事•我在现场】的一段人物采访,请根据材料内容推测:记者采访贾江鸣副教授时可能依次提了哪些问题?(列三个)
    (3)面对当前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晓梦认为人工智能终究会取代人类。你是否同意她的观点?请依据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
    (4)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及存在不足。

    发布:2025/1/12 8:0:1组卷:22引用:1难度:0.5
  • 2.阅读下面选文段,完成各题。
    走近“新冠病毒”【材料一】
          2019年12月以案,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一种新型死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学吸道待染病要是全国。起初,科学家也将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称之为“类SARS”病毒。尽管它与SARS(非来型性肺炎)病毒属同一家族,但世卫组织发言人明确表示:“新型观状病毒不是SARS,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瑞士科学家的报告指出:“日前,在多国出现的新型死状病毒可能史易于侵入人体,其复制能力高于前造成极大恐慌的SARS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能够轻易穿过肺部通道并侵入免疫系统,其复制能力两天内就可达到顶峰,而SARS病毒需要4天。
          病毒要进入细胞,细胞上就必须要有它对应的受体(Receptor)。比如艾滋病病毒HIV的常见受体是CD4蛋白,通常在血液里免疫细胞的表面,所以HIV可以通过血液传播,而不用担心空气传播。而这次新型观状病毒的受体和SARS一样,都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这意味着病毒委感染人类,首先得接触到有这种酶的细胞,完成受体结合。
          而我们恰好有不少这种细胞就暴露在空气中——黏膜。黏膜的意义在于分泌黏液,保持湿润。黏膜细胞主要存在于我们的嘴唇、眼皮、鼻腔和口腔中。当病毒以某种方式接触到你的口腔然膜,与受体结合,感染就开始了。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会产生成千上万个新病毒颗粒蔓延到气管、支气管,最终到达肺泡,引发肺炎。
          感染完成后,传播也不是难事。人们的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会混合着来自咽喉等部位的呼吸道分泌物,形成飞沫核,随着喷嚏和咳嗽传播到空气中,接触其他人。带有病毒的飞沫核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也会导致接触感染。在病毒感染之后,会有一个最长14天的潜伏期。潜伏期后,很多感染者都表现出了严重的肺炎症状,在临床上大都里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短促和呼吸困难,部分病例出现肾功能迅速衰竭和死亡。
          据调查,治愈的感染者出院后,少部分人在接受病毒核酸检测时依然会呈“阳性”结果。2月14日,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卫生厅发言人表示,多伦多市确诊的两例新冠肺炎患者,在临床诊断已经痊愈出院的情况下,两周后测试的鼻咽拭子检测结果仍为阳性,至今在家隔离。因此,一部分康复患者仍可能是病毒携带者。但钟南山院士也指出,出院后测出阳性的病患,可能是粪便、肠道的病毒辣残余物。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秩表示,广东初步数据显示14%的出院患者有“复阳”现象,已经对他们进行集中的医学观察,但没有出现第二代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根据初步的统计,“复阳”患者出院后一般不具备传染性,但这些案例的出现,再一次显示出新冠病毒不为人知的特性。
    【材料二】
          从2020年1月20日开始,口罩就成为了稀缺资源。钟南山院士指出,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口罩的多层结构可以有效的阻隔可能带有新型冠状病毒的飞沫核,这些飞沫的尺寸一般在0.7-2微米之间。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口罩有: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纱布口罩等。
          口罩对于微粒的捕捉效率如下表所示:
    几种口罩对微粒的捕集效率
    口罩类型/微粒大小 0.1微米 0.7微米 1微米 2微米 5微米 10微米
    纱布口罩 9% 1% 1.2% 1.9% 35% 79%
    普通医用口罩 71% 70% 73% 88% 93% 100%
    医用外科口罩 82% 80% 86% 97% 100% 100%
    N95口罩 96% 97% 97% 99% 100% 100%
    【材料三】
    “目前多个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是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病毒病应急技术中心主任谭文杰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只是近年来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诸多病毒中的一个,“迄今为止,全球超过半数的新发和突发传染病,均为动物源性的病毒性传染病,而且,这一比例有越来越大的越势。”这些动物源性的人畜共患病毒,往往稳定存在于其宿主细胞内,且不引起宿主出现临床症状,而一旦突破物种屏障传染给人类,由于人类对其缺乏免疫力,往往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2003年肆虐全球的SARS病毒,2009年引起全球流感大流行的甲型H1N1病毒,以及这次高致死半的新型冠状病毒,无一例外都是动物宿主体内的病毒突破物种屏障感染给人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冠状病毒与2003年报告发现的SARS冠状病毒同属一个病毒家族,都能够引起严重疾病,且呈现出高病死率。
    【材料四】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在无数人为汹汹疫情奋勇前行之际,伴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一些关于疫情的谣言也肆意传播。
          谣言的传播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谣言的传播,需要有两个基本条件:①谣言主题必须极具重要性;②谣言的细节必须足够模糊,缺乏方便人民辨明是非的细节。此外,谣言的传播还需要方便、快捷的群体信息交流渠道。而朋友圈、微信群和微博等互联网交流平台,恰恰成为了谣言传播的主要土壤,这类事件不断被曝光,再次突显了维护清朗网络环境的重要性。在这举国抗击我清的关键时刻,政府、科学专家为积极行动起来,抗击途言。对于广大群众,面对不明信息要提高警惕,做“剑客”“智者”,不做“看客”。
    (1)根据材料,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初,新型冠状病毒又称“类SARS”病毒,与SARS(非典型性肺炎)病毒属同一家族,但二者有明显区别。
    B.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病毒、甲型HIN1病毒一样,都是近年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诸多病毒之一。
    C.与HIV病毒不同,新冠病毒受体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因此,其不能通过血液传播。
    D.新型冠状病毒复制能力高于SARS病毒,其复制能力两天内就可达到顶峰,而SARS病毒需要4天。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很多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后都表现出严重的肺炎症状,在临床上大都呈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短促、肾功能衰端和死亡。
    B.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出现症状前会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一般不会超过14天。
    C.谭文杰指出:迄今为止,全球超过半数的新发和突发传染病,均为动物源性的病毒性传染病,而且,这一比例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
    D.随着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和微博等互联网交流平台的流行,谣言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块。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治愈的感染者出院后,再次接受核酸检查时有可能出现“复阳”现象。
    B.动物源性的人畜共患病毒不会使宿主患病,但当其突破物种屏障传染给人类时,人类由于对其缺少免疫力,便会因此而患病。
    C.正确佩戴口罩可以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但只有佩戴N95口罩才是真正有效的。
    D.为了阻断病毒的传播,必须对与新冠病毒携带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实施14天的隔离。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能否删去?请简述理由。
    根据初步的统计,“复阳”患者出院后一般不具备传染性,但这些案例的出现,再一次显示出新冠病毒不为人知的特性。
    (5)【材料四】中提到,“对于普通群众,面对谣言则应该做“剑客”“智者”不做“看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发布:2025/1/10 8:0:1组卷:5引用:1难度:0.5
  • 3.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各题。
    【文本一】
    默契的植物“朋友圈”      ①走进铺青叠翠的公园,可不要踩踏草坪,因为小草会产生一系列“悲愁”反应。
          ②当我们踩踏到小草后,它可能误认为来了大大的昆虫,便会向“朋友圈”发出信号,从而让“朋友们”迅速合成能防虫、防毒的物质,这样整个草坪群里都会营造出一种十分紧张的氛围。
          ③小草除了对我们踩踏会发出错误信息外,靠气味“语言”来传播信息也往往会误事。比如,它们本想把信息发给东侧的“朋友圈”,结果被大风刮向西侧。另外,发出的信息没有加密,容易被“窃听”,使得有些寄生植物很容易找到喜爱的寄主。
          ④如此不严谨的防御系统,显然不符合生物进化史。于是,科学家们猜测,至少那些大树不会运用这种“语言”沟通,植物肯定会升级防御系统,以确保自己生存和繁衍。
          ⑤加拿大艾伯塔大学生态学家约瑟夫•伯奇带领的一个团队,发现了一片森林长得特别茂盛,说明树木防御系统应该很完备,可他们并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只检测到地下布满了真菌网络。
          ⑥为了知道它们之间的秘密,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把甲、乙两株番茄接上同一种菌根菌,中间用微薄的不锈钢板隔开,然后将甲株番茄接种易感染的病源菌,并用袋子把地上部分套起来,以免地上部分进行传播,同时,还有另外三个不同的对照组。经过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发现,乙株番茄体内有了一些防御性酶和能分解真菌细胞壁几丁质酶。说明甲株番茄已从根部将病毒情报通过真菌传递给了乙株,并且乙株及时地做好了预防措施。
          ⑦在这项实验中,真菌起到了“通讯员”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又对真菌与树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索,发现真菌除了传递病毒、昆虫情报外,还会把土壤中哪里有水分、氮和磷等情报提供给大树。当然,真菌也没忘了它有输送养分的功能。在遮天蔽日的森林里,当一棵刚出生的小树无法通过光合作用获得养料时,真菌也会传输其他大树的营养供幼苗生长。
          ⑧一种树木的根与真菌联系具有专一性,这样,同种树木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封闭且加密的区域网络,当真菌把情报信息发到“朋友圈”后,树木就会根据情报采取相应对策,确保生命安全。
          ⑨那么,真菌为什么要向树木提供这些情报呢?因为真菌需要树木给它们提供碳源,这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森林管理体系。这套地下防御系统,使得植物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尽可能减少死亡,甚至可能会帮助人类降低温室效应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森林。
    (作者:袁则明。有删改)【文本二】
          因为寡食性的特点,蝴蝶对自然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是大自然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在大众的很多自然教育中也把蝴蝶作为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宣传。
          如果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动植物能够生长得更好吗?这个问题其实值得深究。“适合蝴蝶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人为干扰因素,其实有的蝴蝶也很喜欢有点人为因素干扰的地方,完全没有了人类活动的元素,可能它还无法生存。”云南大学副研究员胡劭骥认为,一种蝴蝶的生存与否,与它的寄主植物息息相关,只要食物充足资源丰富,那么蝴蝶就能够繁衍下去。蝴蝶很多的寄主植物在无人为干涉的环境中竞争力较弱,无法长期生存,因此也造成了蝴蝶种群规模受到很大限制。以马鞍底乡为例,适度的人类活动促进了竹林在当地维持着一定的规模,这就为以竹子为食的箭环蝶提供了充足的食料条件,该种类蝴蝶的繁殖量就一直维持在一个高位上。
    (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我们踩踏草坪时,小草可能会发出被大昆虫袭击的信号,导致整个草坪处于紧张的氛围。
    B.文本一第⑥段科学家们用不锈钢板将番茄隔开等行为,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C.文本一中树木能根据真菌传递的情报采取相应对策,这得益于所有树木之间形成的区域网络。
    D.文本一运用拟人修辞,整个文本的语言生动活泼,形象性强;文本二的语言专业严谨,逻辑性强。
    (2)对于文本一的说明顺序,小文与小郑各自有不同的答案,你认为谁的答案正确?请说明理由。
    小文: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
    小郑: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3)两个文本均从“生物之间相互关联的生存状况”方面展开说明,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简要分析。

    发布:2025/1/5 8:0:1组卷:9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