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经济学有个术语叫“沉没成本”,它是指经营活动中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按理说,做决策应考虑当下和未来,而不必考虑以往的花费,但相当多的人还会受其干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落入沉没成本的陷阱。“来都来了”“宁可吃撑,也不能浪费”。由此,你会理解一些现象:商家要顾客提前交定金,赌徒总是一赌再赌……也有人利用这种心理激励自己:钱花了,我不能半途而废……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考点】材料作文.
【答案】沉没成本 单位发给员工每人一张音乐会门票,价值200元,可音乐会那天突降大雪,造成出行不便。如果要去,只能冒着寒风徒步1个小时去音乐厅。你会不会去?如果这张票是你自己排队花200元钱买的,你又会不会去?大多数人在后一种情况下更容易选择坚持去。这都是“沉没成本心理效应”在作怪。
沉没成本,是指已经付出、捞不回来、如同沉没水底的成本。它既包括金钱等物质成本,也包括金钱之外的非物质成本。如果单纯根据经济法则,先前的沉没成本与后继的活动决策,应是不相关的。但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后继决策时,往往会考虑先前为此投入的成本,换句话说,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不仅看眼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也考虑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上有过投入。这就是沉没成本心理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沉没成本心理效应?
一种解释是,之所以出现沉没成本心理效应,是因为通常人们在心理上不愿意接受先前投入无果的事实。比如,我们下班后照常等公交车。但某天等了半个多小时公交车还没来。如果从这里打车回家要花20元钱,乘公交车只要2元钱。通常大家会认为:等了很久再去打车,岂不是白等了?所以会选择继续等下去。
一种解释是,人们存在自我维护、自我申辩的心理倾向,不愿承认自己先前的决策失误,因而,总是顾及沉没成本,希望与先前的选择保持一致。例如一个人自己买来的运动鞋夹脚的厉害,可他却依然忍受疼痛继续穿在脚上。这就是自我维护。
另一种解释是,由于沉没成本造成了损失,人们会产生尽快弥补损失的强烈动机,这种动机会导致风险寻求,也就是让人的决策更容易不顾风险。如有的人,越输越赌,就是这个原因。
我们应该怎样巧对沉没成本心理效应?
首先,要避免它的消极影响。
面对需要决策的事情,最大程度地唤醒自己的理性,只需要考虑眼下的事情本身,不计较以前和这件事情相关的成本。比如,不管此前花了多少钱,如果孩子没有学琴的天资和兴趣,也不该让学琴继续成为痛苦的深渊。
另外,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设想先前没有付出或付出较低,你会如何决策。例如,你需要卖掉一套藏品,可市场价格比当初你买的时候还低了,这时候就不妨想想,假如这套藏品是人家送的,你会接受怎样的价格?这样,就会坚定地放弃已经沉没了的付出,及时做出现实的选择。
其次,我们要利用它的积极作用。
沉没成本心理效应对我们的生活可不单是帮倒忙,甚至很多时候,得感谢沉没成本心理效应,往往是它帮助了我们。
因此,不妨特意设置一个沉没成本,从而来控制自己后继的行为。例如女性大都有过健身计划,为了坚持落实健身计划,就不妨给自己设置一个沉没成本:在每月初甚至每个季度初,把所有的费用预先支付,并且不可以退费。这样,你会因为已经付了钱而坚持按计划去健身。再如,通常情况下的多数婚姻,之所以能够维持与稳定,说到底差不多也都与沉没成本心理效应有关。一桩婚姻中,时间、物质、精神,沉没其中的成本太多太多。所以,随便扔掉婚姻的人总是少之又少,大多数人都在坚守。其实,在人生追求中的坚守,都或多或少含有沉没成本心理效应的作用。
沉没成本,是指已经付出、捞不回来、如同沉没水底的成本。它既包括金钱等物质成本,也包括金钱之外的非物质成本。如果单纯根据经济法则,先前的沉没成本与后继的活动决策,应是不相关的。但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后继决策时,往往会考虑先前为此投入的成本,换句话说,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不仅看眼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也考虑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上有过投入。这就是沉没成本心理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沉没成本心理效应?
一种解释是,之所以出现沉没成本心理效应,是因为通常人们在心理上不愿意接受先前投入无果的事实。比如,我们下班后照常等公交车。但某天等了半个多小时公交车还没来。如果从这里打车回家要花20元钱,乘公交车只要2元钱。通常大家会认为:等了很久再去打车,岂不是白等了?所以会选择继续等下去。
一种解释是,人们存在自我维护、自我申辩的心理倾向,不愿承认自己先前的决策失误,因而,总是顾及沉没成本,希望与先前的选择保持一致。例如一个人自己买来的运动鞋夹脚的厉害,可他却依然忍受疼痛继续穿在脚上。这就是自我维护。
另一种解释是,由于沉没成本造成了损失,人们会产生尽快弥补损失的强烈动机,这种动机会导致风险寻求,也就是让人的决策更容易不顾风险。如有的人,越输越赌,就是这个原因。
我们应该怎样巧对沉没成本心理效应?
首先,要避免它的消极影响。
面对需要决策的事情,最大程度地唤醒自己的理性,只需要考虑眼下的事情本身,不计较以前和这件事情相关的成本。比如,不管此前花了多少钱,如果孩子没有学琴的天资和兴趣,也不该让学琴继续成为痛苦的深渊。
另外,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设想先前没有付出或付出较低,你会如何决策。例如,你需要卖掉一套藏品,可市场价格比当初你买的时候还低了,这时候就不妨想想,假如这套藏品是人家送的,你会接受怎样的价格?这样,就会坚定地放弃已经沉没了的付出,及时做出现实的选择。
其次,我们要利用它的积极作用。
沉没成本心理效应对我们的生活可不单是帮倒忙,甚至很多时候,得感谢沉没成本心理效应,往往是它帮助了我们。
因此,不妨特意设置一个沉没成本,从而来控制自己后继的行为。例如女性大都有过健身计划,为了坚持落实健身计划,就不妨给自己设置一个沉没成本:在每月初甚至每个季度初,把所有的费用预先支付,并且不可以退费。这样,你会因为已经付了钱而坚持按计划去健身。再如,通常情况下的多数婚姻,之所以能够维持与稳定,说到底差不多也都与沉没成本心理效应有关。一桩婚姻中,时间、物质、精神,沉没其中的成本太多太多。所以,随便扔掉婚姻的人总是少之又少,大多数人都在坚守。其实,在人生追求中的坚守,都或多或少含有沉没成本心理效应的作用。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5/1/1 2:30:1组卷:8引用:4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发布:2025/1/1 4:30:2组卷:41引用:10难度:0.1 -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新”是“薪”的本字,本义是指用斧子砍伐木材。(《说文解字》:“取木也。”)
后借用为“新旧”的“新”,可表示“刚出现的”“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使变成新的”等意思。
材料二:
放眼2022,壬寅要赢,不负青春。……大局新开展新颜……花开潮起,春风十里,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
——《湖北新闻》2022新年献词 于你,于我,于家,于国,新的百年征程已经开始,星光将再次照亮赶路人的去途。2022年,继续出发,你准备好了吗?
——中访网2022年新年献词 2022年的序幕刚刚拉开,站在新年的门前,学校拟进行以“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对新的一年的思考和展望。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发布:2025/1/1 4:30:2组卷:15引用:4难度:0.7 -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青年人一旦确立了奋斗目标,须执着、专一,不可半途而废,如此,方能终成大业;也有人认为,青年人确立了奋斗目标,也不必做蚕自缚,可因时更换,顺势调整,这样才能不负此生。
对于以上意见,你有怎样的理解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见解与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发布:2025/1/1 4:30:2组卷:9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