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昆虫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蝗虫是农林害虫,蜜蜂能采蜜,家蚕能吐丝,果蝇可作为性状遗传的常用材料等。图1是蝗虫的发育过程,图2是雌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

(1)图1中蝗虫的发育过程为 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蜕皮现象发生在图1的 CC(填字母)过程中。
(2)蜜蜂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 有组织、有分工有组织、有分工,蜜蜂发现新的蜜源后可通过舞蹈与同伴进行 信息交流信息交流。
(3)家蚕是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野蚕驯化而来,驯化实质上是 人工选择人工选择的过程。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即雌性个体是异型ZW,雄性个体是同型ZZ。正常自然种群中雌雄家蚕的数量基本相等,原因是 雌性家蚕产生的生殖细胞中Z型和W型数量几乎相等雌性家蚕产生的生殖细胞中Z型和W型数量几乎相等。
(4)作为性状遗传的常用材料,果蝇与豌豆相比最突出优点是 繁殖快,易饲养,饲养容器体积小繁殖快,易饲养,饲养容器体积小。若要测定果蝇的基因组序列,只需测定图2中的5条即可,它们分别是 三对常染色体中的各一条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三对常染色体中的各一条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
(5)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分别用B、b表示),实验人员将若干只灰身雌果蝇与黑身雄果蝇放入培养瓶中让其随机交配,当发现有幼虫出现时,放飞亲代果蝇,一段时间后统计子代果蝇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为3:1。请分析出现该比例的原因 亲代灰身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黑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产生的子一代基因型均为Bb,子一代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二代中,BB:Bb:bb=1:2:1,故灰身:黑身=3:1。亲代灰身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黑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产生的子一代基因型均为Bb,子一代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二代中,BB:Bb:bb=1:2:1,故灰身:黑身=3:1。
【答案】不完全变态;C;有组织、有分工;信息交流;人工选择;雌性家蚕产生的生殖细胞中Z型和W型数量几乎相等;繁殖快,易饲养,饲养容器体积小;三对常染色体中的各一条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亲代灰身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黑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产生的子一代基因型均为Bb,子一代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二代中,BB:Bb:bb=1:2:1,故灰身:黑身=3:1。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45引用:2难度:0.1
相似题
-
1.以下是人类生殖与发育及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请任选题目一、二中的一个作答,两题都做,按题目一作答记分。
题目一 题目二 (1)人体的生命开始于A
(2)从受精卵到成熟胎儿的发育阶段是
(3)胎儿通过B与(1)家蚕的发育是从①
(2)家蚕在卵膜内发育成
(3)家蚕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完全发布:2024/12/31 8:0:1组卷:7引用:1难度:0.5 -
2.如图是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若要保证蚕茧高产,应在家蚕发育的[
(2)与蝗虫相比,家蚕发育过程特有的时期是[
(3)家蚕的“作茧自缚”是
(4)与绝大多数生物一样,家蚕的遗传物质是
(5)家蚕是ZW型性别决定方式,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则[④]产生的卵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6)2003年,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工作.你认为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选用的是
(7)家蚕和青蛙的发育都要经过发布:2024/12/31 8:0:1组卷:7引用:1难度:0.1 -
3.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它所经历的发育过程依次是( )
发布:2024/12/26 4:30:1组卷:21引用:3难度:0.7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