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中华蟾蜍(Bufogargar izans)为蟾蜍科蟾蜍属的两栖动物,俗名癞蛤蟆。一般生活于海拔120~1500m的多种生态环境中。除冬眠和繁殖期栖息于水中外,多在陆地草丛、地边、山坡石下或土穴等潮湿环境中栖息。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成年蟾蜍在9~10月进入水中或松软的泥沙中冬眠,翌年1~4月出蛰(南方早,北方晚)即进入静水域内繁殖。雄性前肢抱握在雌性的腋胸部,卵产在静水塘浅水区,卵群呈双行或4行交错排列于管状卵带内,含卵2700~8000粒,卵带缠绕在水草上。受精卵发育成蝌蚪,蝌蚪在静水塘内生活,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从受精卵变成幼蟾,共需64天左右。
静止不动的逃避方式对于依靠保护色的中华蟾蜍来说是一种重要的防御行为,会对捕食者的接近速度、方向和距离等做出相对精准的风险评估。当它察觉自己的隐藏失败后,往往会在逃跑和继续静止不动之间迅速做出权衡。防御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中华蟾蜍遇敌“静止不动”的行为能节约能量,利于生存。
中华蟾蜍有两大药用原材部位,一是蟾酥,二是蟾衣,都是极其珍贵的中药材。蟾酥是耳后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可利用镊子等硬物从蟾蜍体上刮取。蟾衣是角质化表皮,可由蟾蜍自然蜕壳获得。
(1)根据生物的分类依据,中华蟾蜍(Bufogargar izans)的分类等级是 种种。
(2)进入繁殖季节,中华蟾蜍的受精方式是 体外受精体外受精,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发生显著变化,称为 变态发育变态发育。
(3)中华蟾蜍幼体的呼吸器官是 鳃鳃。从行为形成的过程来看,“静止不动”属于 先天性先天性行为,是长期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结果。
(4)请你提出保护中华蟾蜍的措施 不乱捕中华蟾蜍,保护中华蟾蜍的生存环境不乱捕中华蟾蜍,保护中华蟾蜍的生存环境。
【答案】种;体外受精;变态发育;鳃;先天性;自然选择;不乱捕中华蟾蜍,保护中华蟾蜍的生存环境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0引用:1难度:0.4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