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资料一:如图。
资料二: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资料三:西宁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成为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
资料四: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
省区 年代 |
山东省 | 青海省 |
1990年 | 8439万 | 446万 |
2000年 | 9079万 | 518万 |
(2)根据资料二,简述歌谣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3)西宁形成和发展成为城市的自然原因。
(4)根据资料四,青海省与同纬度的山东省相比,1990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率
大
大
(大、小)。根据两省的现状,可以推断出青海省环境承载力较小,列举其主要影响因素。(5)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
【答案】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18 5:30:1组卷:6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成语“蜀犬吠日”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原意是蜀地多阴雨,偶尔出太阳,犬吠不止。如图示意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读图完成5~7题。
太阳能资源属于( )
①可再生资源
②非可再生资源
③清洁能源
④矿产能源发布:2024/12/31 15:30:1组卷:7引用:1难度:0.8 -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研学旅行小组7月选择图中的“三江并流”保护区进行地理考察,考察中发现:崇山峻岭中,并肩奔腾着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河。河谷两侧是壮观的雪山冰川、静立的原始森林,以及散落在保护区内的星罗棋布的数百个冰川湖。“三江并流”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也是我国中药资源和民族药资源的重要宝库。
(1)简要说明三江并行奔流自然奇观的成因。
(2)分析“三江并流”地区国家级保护动植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3)说明如何依托生物多样性,实现“三江并流”地区脱贫致富。发布:2024/12/31 17:30:2组卷:3引用:1难度:0.2 -
3.如图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
①开发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大
②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强
③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少
④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发布:2024/12/31 14:30:1组卷:12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