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文言文阅读。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元昊请和,召拜枢密副使。王举正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仲淹曰:“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注]①羌: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泛称。②辄:总是,动不动就,这里指“轻易”。③枢密副使:官职名。④参知政事:官职名,相当于宰相。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予尝古仁人之心 
探求
探求

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改参知政事 
于是,就
于是,就

④固不拜 
推脱
推脱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3)【甲】文,“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的具体表现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乙】文,范仲淹面对欧阳修的举荐,其态度是“
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
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
”。(用原文语句填空)
(4)范仲淹一生都在实现【甲】文中的政治理想,【乙】文中的事件就是很好的证明。请选取两个事件证明。

【答案】探求;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于是,就;推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9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纤纤擢手。(  )

    发布:2025/2/28 11:0:1组卷:51引用:1难度:0.8
  •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终日不成。 (  )

    发布:2025/3/13 2:0:1组卷:61引用:1难度:0.8
  •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5/3/13 4:0:1组卷:55引用:1难度:0.0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