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这首诗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小孩子从金盘里取出一块冰,用彩线穿起来当做锣来敲,声音像玉磐一样穿越树林,忽然冰钲被敲落,发出像玻璃碎裂的声音小孩子从金盘里取出一块冰,用彩线穿起来当做锣来敲,声音像玉磐一样穿越树林,忽然冰钲被敲落,发出像玻璃碎裂的声音。
(2)这首诗中的“银钲”是指 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敲成玉磬穿林响”是指声音 清脆嘹亮清脆嘹亮,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稚子”喜悦欢快喜悦欢快的心情。
(3)想象一下:当这冰“忽作玻璃碎地声”时,“稚子”会是怎样的心情?
当这冰“忽作玻璃碎地声”时,“稚子”先是呆呆地站在那里望着地上碎裂的冰块,几乎同时送到耳朵的声响竟是那样优美,又一个意想不到,也许他会瞬间转忧为喜,高兴得又蹦又跳了。当这冰“忽作玻璃碎地声”时,“稚子”先是呆呆地站在那里望着地上碎裂的冰块,几乎同时送到耳朵的声响竟是那样优美,又一个意想不到,也许他会瞬间转忧为喜,高兴得又蹦又跳了。
(4)你觉得这首诗中的“稚子”有趣吗?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童趣”。
我认为这首诗中的“稚子”有有趣,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说明孩子的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钲”;声音上,有“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 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我认为这首诗中的“稚子”有有趣,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说明孩子的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钲”;声音上,有“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 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答案】小孩子从金盘里取出一块冰,用彩线穿起来当做锣来敲,声音像玉磐一样穿越树林,忽然冰钲被敲落,发出像玻璃碎裂的声音;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清脆嘹亮;喜悦欢快;当这冰“忽作玻璃碎地声”时,“稚子”先是呆呆地站在那里望着地上碎裂的冰块,几乎同时送到耳朵的声响竟是那样优美,又一个意想不到,也许他会瞬间转忧为喜,高兴得又蹦又跳了。;我认为这首诗中的“稚子”有有趣,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说明孩子的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钲”;声音上,有“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 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5/1/12 14:0:1组卷:69引用:5难度:0.7
相似题
-
1.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这首诗的作者是
(3)这首诗描写了发布:2025/3/13 5:30:3组卷:96引用:3难度:0.8 -
2.课内阅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是一首描写
(3)这首诗的作者是发布:2025/3/13 11:0:1组卷:20引用:3难度:0.5 -
3.阅读。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1)题目“村居”表示
A.在乡村里居住
B.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纸鸢”的意思是
A.蝴蝶
B.燕子
C.风筝
(3)“东风”指的是
A.春风
B.东边刮来的风
C.吹向东边的风
(4)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
(5)这首诗描写人物活动的句子是
(6)诗歌通过“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的
(7)诗歌用一个“发布:2025/3/13 4:30:1组卷:58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