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1)实验一:取3支试管各加入5mL水,再分别加入1g:碘、KMnO4、植物油。另取3支试管各加入5mL汽油,再分别加入1g:碘、KMnO4、植物油。
实验结论与解释:KMnO4易溶于水,但在汽油中几乎不溶,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 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有关;碘和植物油在水中几乎不溶解,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 溶质的性质溶质的性质有关。
(2)实验二:
①在两个100mL烧杯中各装50mL水,分别加入6gFeSO4晶体
实验组 | 溶解的快慢 |
大颗粒状的FeSO4晶体 | 慢 |
研细的FeSO4晶体 | 快 |
实验组 | 溶解的快慢 |
冷水 | 慢 |
热水 | 快 |
溶质的颗粒大小
溶质的颗粒大小
、温度
温度
两个因素对物质溶解速度的有影响。(3)实验三:
向上述盛有50mL冷水的烧杯中继续加入FeSO4粉末,发现有绿色晶体析出。再加入少量NaCl固体,
能
能
(填:能或否)溶解。实验结论与解释:在一定质量的溶剂中,溶质的溶解量是
有
有
(填:有或无)限度的。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 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
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
所能溶解的质量叫溶解度。(4)实验四:
取A、B、C三支大试管各加入10mL水并加热煮沸,移开酒精灯,立即分别加入3.5gNaCl、NH4NO3、NaOH固体。观察到加入NaOH固体的试管现象:
溶液沸腾
溶液沸腾
,用温度计测另外两支试管,加入 NaCl
NaCl
固体的试管温度下降不大,另一支试管温度下降很明显。实验结论与解释:物质的溶解伴随
温度
温度
的变化,有些变化不明显。【考点】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答案】溶剂的性质;溶质的性质;溶质的颗粒大小;温度;能;有;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溶液沸腾;NaCl;温度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72引用:1难度:0.8
相似题
-
1.多角度认识溶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将适量调味品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蔗糖 C.花生油
(2)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有
A.盐酸是纯净物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3)溶液的用途
①闽籍科学家张俐娜发明了一种快速溶解农业废弃物的“神奇溶剂”。该“神奇溶剂”中氢氧化钠、尿素和水的质量比为7:12:81,该“神奇溶剂”是一种溶液,其溶质有
②衣服上的油渍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说明物质的溶解性受发布:2025/1/1 8:0:2组卷:42引用:2难度:0.5 -
2.为了探究相同条件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提示:本实验中汽油与碘不发生化学反应;碘溶于汽油,溶液呈紫红色)
(1)图3所示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紫红色溶液的名称是
(2)碘易溶于酒精。若实验中汽油用酒精代替,振荡后静置,最终所得液体发布:2024/12/24 8:0:2组卷:6引用:1难度:0.5 -
3.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溶解性无关的是( )
发布:2024/12/24 10:0:46组卷:25引用:4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