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

(1)图中C处在地形上是山岭山岭,该地形形成的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受外力侵蚀而形成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受外力侵蚀而形成山岭。
(2)图中D处在地质构造上是背斜背斜,该地形形成的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易被外力侵蚀而形成山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易被外力侵蚀而形成山谷。
(3)找油气资源应在图中的DD处,找地下水应在CC处。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DD处,原因是背斜是天然的拱形,结构稳定;背斜处不易储水,保持干燥背斜是天然的拱形,结构稳定;背斜处不易储水,保持干燥。
(5)东非大裂谷和图中BB处的地质构造是一样的。
【答案】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受外力侵蚀而形成山岭;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易被外力侵蚀而形成山谷;D;C;D;背斜是天然的拱形,结构稳定;背斜处不易储水,保持干燥;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0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梵净山位于贵州省,是我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0米,为世界自然遗产。约2.2亿年以前,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曾是海洋,海底变质岩层上广泛分布着碳酸盐岩,而梵净山的主体是不易被溶蚀的变质岩。
材料二:梵净山年降水量1100~2600毫米,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孑遗有多种古老珍稀物种,生态学家称其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图为“梵净山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1)简述在海底变质岩形成后,梵净山高大山体的形成过程。
(2)说明梵净山成为“生态孤岛”,生物多样性优于周边喀斯特地区的自然原因。
(3)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请提出梵净山地区发展的合理措施。发布:2024/12/31 19:30:1组卷:7引用:2难度:0.5 -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瓦利纳小镇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一条狭长沙坝的南端,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该小镇以前位于海平面以上120多米,如今却仅在海平面以上1.8~3米,小镇正面临被大海吞噬的危险。美国政府曾花费巨资修建海堤保护小镇附近的沙坝,但海堤很快被海浪摧毁。如图示意沙坝和基瓦利纳小镇的地理位置。
(1)对比沙坝东西两侧侵蚀作用的主要差异,并解释差异的成因。
(2)沙坝面积缩少,影响小镇居民的居住安全。有人建议将居民全部搬迁到大陆,对此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发布:2024/12/31 18:30:1组卷:3引用:2难度:0.3 -
3.如图是厦门市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吃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99引用:5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