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环氧氯丙烷,结构为
)是生产环氧树脂的中间体,工业上可由如图1路线合成。

已知:R1-Cl+HO-R2NaOHR1-O-R2+HCl
(1)A为丙烯,其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碳碳双键碳碳双键。
(2)已知B→C为加成反应,A→B的反应类型是 取代取代反应。
(3)B→C的反应中,B与次氯酸加成得到的C,有两种结构。
①C结构简式是ⅰ:ClCH2-CHCl-CH2OH和ⅱ:ClCH2CH(OH)CH2ClClCH2CH(OH)CH2Cl。
②由分子中化学键的极性分析:ⅰ为B→C的主要产物。该分析过程是 氯原子电负性较大,使双键电子云向中心碳原子偏移;HClO中电子云偏向于O原子,则-OH连接在端基碳原子上氯原子电负性较大,使双键电子云向中心碳原子偏移;HClO中电子云偏向于O原子,则-OH连接在端基碳原子上。
(4)对C→环氧氯丙烷的反应研究表明,当保持其他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
不变时,随起始反应物中NaOH和物质C的比例增大,环氧氯丙烷的产率如图2所示:
根据该反应中各物质的性质,分析随n(NaOH):n(C)的值增大,环氧氯丙烷产率下降的原因(结合化学方程式表示):ClCH2CH(OH)CH2Cl+2NaOHH2O△HOCH2CH(OH)CH2OH+2NaClClCH2CH(OH)CH2Cl+2NaOHH2O△HOCH2CH(OH)CH2OH+2NaCl。
(5)原料中的丙烯可由石油裂解得到。在裂解分离得到的C3馏分中,除丙烯外,杂质气体中含有2种分子式均为C3H4的链烃。
①杂质的其中一种分子内含有sp3杂化的碳原子,则该分子名称是 丙炔丙炔。
②杂质的另一种分子内,无sp3杂化的碳原子,则该分子内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sp、sp2sp、sp2;已知该分子中,4个氢原子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由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解释其原因:中心碳原子是sp杂化,有2个相互垂直的未杂化p轨道,可分别与两端sp2杂化的碳原子的1个未杂化p轨道“肩并肩”形成π键中心碳原子是sp杂化,有2个相互垂直的未杂化p轨道,可分别与两端sp2杂化的碳原子的1个未杂化p轨道“肩并肩”形成π键。
N
a
OH
H
2
O
△
H
2
O
△
【考点】有机物的合成;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
【答案】碳碳双键;取代;ClCH2CH(OH)CH2Cl;氯原子电负性较大,使双键电子云向中心碳原子偏移;HClO中电子云偏向于O原子,则-OH连接在端基碳原子上;ClCH2CH(OH)CH2Cl+2NaOHHOCH2CH(OH)CH2OH+2NaCl;丙炔;sp、sp2;中心碳原子是sp杂化,有2个相互垂直的未杂化p轨道,可分别与两端sp2杂化的碳原子的1个未杂化p轨道“肩并肩”形成π键
H
2
O
△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0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由物质a为原料,制备物质d (金刚烷)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关于以上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发布:2024/12/30 14:30:1组卷:18引用:2难度:0.7 -
2.有机物K是某药物的前体,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R-CNR-CH2NH2;H2催化剂
R1-NH2+R2-COOC2H5催化剂+C2H5OH。
(1)B的结构简式是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3)E属于烃,其分子式是
(4)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5)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K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遇氯化铁溶液显紫色;
②不含醚键;
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峰面积之比为2:12:2:2:1。
(6)H经三步反应合成K,写出J→K的化学方程式发布:2024/12/30 11:0:1组卷:15引用:3难度:0.3 -
3.油脂不仅是营养物质和主要食物,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如图是以油脂为主要原料获得部分产品的合成路线:
已知:
①
②(R1、R2、R3与R4可能是氢、烃基或其他基团)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包括植物油和脂肪,属于酯类
b.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c.油脂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硬化油又叫人造脂肪,便于储存和运输,但容易被空气氧化变质
(2)G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3)用系统命名法写出A的名称
(4)二元取代芳香化合物H是G的同分异构体,H满足下列条件: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物质的最之比为2:1,③不与NaHCO3溶液反应。
则符合上述条件的H共有
(5)写出从HOCH2CH2OH→HCOOCH2CH2OOCH 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参照题中的书写形式)发布:2025/1/9 8:0:2组卷:10引用:1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