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大小大小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
(4)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等距)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等距)、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物等大)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物等大)、虚虚像。
【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成虚像;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答案】到平面镜的距离;大小;不能;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等距);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物等大);虚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45引用:17难度:0.3
相似题
-
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 关系;
(2)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 ;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 ;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5)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将 玻璃板(选填“远离”或“靠近”)。发布:2024/10/16 3:0:2组卷:22引用:1难度:0.5 -
2.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实验室有厚为0.2cm的平板玻璃A和厚为0.5cm的平板玻璃B。为了减小误差,他应该选用 玻璃板做实验(选填“A”或“B”)。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 (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如果在蜡烛M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做屏幕,则在白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M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发布:2024/10/24 9:0:2组卷:97引用:1难度:0.5 -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准备的器材有:薄、厚玻璃板各一块,大小相同及不同的蜡烛若干:
(1)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好处是 。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在玻璃板朝A蜡烛一侧镀了一层膜,镀膜的好处是 。
(2)实验时,同学在明亮的教室中点燃蜡烛A后,在玻璃板后看到了蜡烛A的像,但像不是特别清楚,为更好的完成实验,同学应该对实验环境做什么处理?(至少一条,合理即可)。
(3)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在蜡烛A侧观察到了蜡烛A的像,为确定像的位置,小明同学将一张白纸板放在像的位置,但始终无法在白纸板上找到蜡烛A的像,于是猜想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4)为了继续确定像的位置,小华建议选择一支与蜡烛A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B,替代 (选填“A蜡烛”或“A蜡烛的像”),实验中蜡烛B是否需要点燃?。发布:2024/10/22 12:0:1组卷:56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