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2010年3月22日“世界水日”之主题--水质量.
(1)水是六大类营养素之一,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水分子.
(2)今年,我国西南旱情非常严重,水资源紧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近期报道了这样一个事实,在贵州省,村民为了挽救即将干枯的茶树苗,找到了一种浇水的“土”方法,即在茶树苗的根部,放置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然后用针在矿泉水瓶的底部扎一个小眼,让水一滴一滴的滴在茶树苗的根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节约用水节约用水.为了收集到更多的矿泉水瓶,在全镇中小学发动捐赠矿泉水瓶的活动,共收集到约10万只,矿泉水瓶属于合成合成材料.
(3)目前很多自来水厂用氯气进行消毒.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H2O=HCl+HClOCl2+H2O=HCl+HClO;图乙表示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4)在生活中,水被用来灭火,但在特定的场合下,水却能生火,小王在老师的指导下,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娟看完后非常感兴趣,她和同学们一起对该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 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①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O2O2;
②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反应放热,气体受热膨胀,使大试管中的压强增大,导管中有气泡冒出反应放热,气体受热膨胀,使大试管中的压强增大,导管中有气泡冒出.
③在表演时,小王滴加水的速度太快,发现脱脂棉没有燃烧起来,请你从燃烧的条件分析为什么若滴加水的太快,水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低于脱脂棉的着火点.若滴加水的太快,水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低于脱脂棉的着火点..
实验二: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①小明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理由是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32-不存在的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生成物中没有CO32- |
碱
碱
性;[表 达]小军根据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了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H2O=4NaOH+O2↑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水的性质和应用;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答案】水分子;节约用水;合成;Cl2+H2O=HCl+HClO;分解反应;O2;反应放热,气体受热膨胀,使大试管中的压强增大,导管中有气泡冒出;若滴加水的太快,水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低于脱脂棉的着火点.;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碱;2Na2O2+2H2O=4NaOH+O2↑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17 8:0:1组卷:15引用:1难度:0.1
相似题
-
1.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最好方法是( )
发布:2024/12/24 9:30:1组卷:28引用:4难度:0.4 -
2.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 )
发布:2024/12/24 12:0:2组卷:191引用:29难度:0.7 -
3.有一混合气体成分可能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混合气体的成分。(装置可以重复使用,除杂试剂均足量)
(1)检验混合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2)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3)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发布:2024/12/25 14:0:2组卷:99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