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甲】定风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乙】赠刘景文
苏 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甲】词中描写了哪两个情景?
(2)有人认为“也无风雨也无晴”和“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两句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一致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一是风雨中吟啸徐行;二是风雨后斜阳相迎。
(2)“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诗人说秋天有“好景”,有“橙黄橘绿”硕果累累之时,表明秋天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有乐观向上之意。“风雨”比喻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无风雨”和“无晴”表面上说的是对天气的变化毫不在意,实际上是指人生的沉浮变幻、喜乐哀愁全不放在心上,可谓一语双关。表现出作者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2)“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诗人说秋天有“好景”,有“橙黄橘绿”硕果累累之时,表明秋天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有乐观向上之意。“风雨”比喻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无风雨”和“无晴”表面上说的是对天气的变化毫不在意,实际上是指人生的沉浮变幻、喜乐哀愁全不放在心上,可谓一语双关。表现出作者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