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甲】定风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乙】赠刘景文
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甲】词中描写了哪两个情景?
(2)有人认为“也无风雨也无晴”和“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两句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一致的,请简要分析。

【考点】词句赏析内容理解
【答案】(1)一是风雨中吟啸徐行;二是风雨后斜阳相迎。
(2)“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诗人说秋天有“好景”,有“橙黄橘绿”硕果累累之时,表明秋天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有乐观向上之意。“风雨”比喻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无风雨”和“无晴”表面上说的是对天气的变化毫不在意,实际上是指人生的沉浮变幻、喜乐哀愁全不放在心上,可谓一语双关。表现出作者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诗意再现。(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发布:2025/3/12 17:0:2组卷:5引用:1难度:0.7
  • 2.下列关于“月似钩”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5/3/12 17:0:2组卷:40引用:1难度:0.7
  • 3.对“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5/3/12 22:0:1组卷:89引用:1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