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蜡烛放在水平面上,玻璃板竖直放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
(2)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应选择 薄薄(选填“薄”或“厚”)玻璃板进行实验;
(3)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5cm处,小丽沿垂直板面方向将A以5c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2s后放稳。则未点燃的蜡烛B与A相距 3030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4)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上 不能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
(5)若玻璃板上端向左倾斜(如图乙),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会 偏高偏高(选填“偏高”或“偏低”)。
【答案】光的反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薄;30;不能;偏高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09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如图1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A、A'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
(1)实验中选用透明的 (填“厚”或“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是为了便于确定 。
(2)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大小关系,利用上述器材该如何操作?。
(3)在白纸上沿蜡烛A和蜡烛A'的边缘画圆,测出蜡烛A到直线的距离u和蜡烛A'到直线的距离V的值如下表:实验次数 1 2 3 u/cm 3.39 5.11 6.39 V/cm 5.22 6.51
(4)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的猜想,简述如何操作、判断。 。发布:2024/8/9 8:0:9组卷:8引用:1难度:0.5 -
2.(一)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1)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将一张白纸B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个平面镜A垂直白纸放置,用激光手电贴着 (填“A”或“B”)照射,并记录下了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如下表。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
(2)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平面镜换成了 。在实验过程中,随着甲蜡烛的燃烧变短,甲蜡烛的像与乙蜡烛 (填“仍然重合”或“不再重合”)。
(3)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字母代号)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乙与蜡烛甲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入射角 15° 30° 60° 反射角 15° 30° 60°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30 23.02 25.60 28.5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30 23.15 25.60 28.50 液体种类 酒精 水 可乐 酱油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2.6 2.8 3.0 3.2
(2)若可乐的密度为1.2g/cm3,根据上标的数据可以推算出小桶的重力是 N。发布:2024/11/4 8:0:2组卷:10引用:1难度:0.5 -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卡片、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既能成像又具有透光性的特点,便于 ;
(2)如果有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较 的玻璃板做实验;
(3)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4)移开棋子B,用白卡片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通过 的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5)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6)实验室的黑板上方挂有一个电子时钟,某时刻小红通过实验室水平桌面上的镜子看到的电子钟如图乙所示,则实际时刻为 。发布:2024/10/10 1:0:2组卷:38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