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叶知秋至,霜降感天寒,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草木摇落露为霜”,此时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已经出现白霜,千里沃野的莹莹冰晶预示着冬天即将来到。
霜是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在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地面上或近地面物体上形成的白色松脆冰晶。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① ,因为此时菊花正盛开。霜的形成与气温密切相关。我国各地气候差异较大,② 。入秋后,北方降温早、降温快,东北北部初霜一般出现在9月上旬,东北南部、华北初霜出现在9、10月份。南方降温晚,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在11月中下旬出现初霜,华南地区则更晚。
人们常用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代表昼夜温差。根据近1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霜降节气全国各地的昼夜温差为11.6摄氏度,与秋分、寒露节气的昼夜温差相近。由此可见,霜降节气的昼夜温差并非所有节气中最大的。人们之所以感觉霜降节气昼夜温差大,是因为在霜降来临前,我们经历了漫长的暑热,而随着霜降节气的来临,冷空气活动开始频繁,白天光照较强烈,③ ,加大了昼夜温差。
(1)下列描写秋景的句子中结构和文中画横线的“霜降感天寒”相同的一项是 BB
A.鸿雁来宾日
B.气冷凝秋晚
C.红柿压疏篱
D.空天万里霜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7引用:2难度:0.4
相似题
-
1.下列各组短语中都属于复指短语的是( )
发布:2024/12/9 8:0:2组卷:2引用:0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恰逢秋日里的初始,因工作从江南来到了首都北京。九月的北京,已然进入了秋季,虽然不乏秋老虎的光顾,①_____,已经有了显然的差别。虽然做足了准备,但一下飞机还是觉得一丝凉意。秋天的北京再也没有了酷暑,再也没有了暴雨,轻云慵懒地飘在碧蓝的天上,清风吹动柳絮带来一丝的惬意:②_____。几经周折转乘了地铁后,不经意发现了地图上的陶然亭。陶然亭?岂不是俞平伯笔下飘雪的陶然亭,岂不是映雪瑶台不远的陶然亭,岂不是慈悲庵上的陶然亭,岂不是遍寻墨迹而无功、径自提名以明趣的陶然亭,岂不是“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陶然亭!或许真该去看看了,去寻找这秋意里的“陶然”啊!
(1)下列短语中,与文中画横线的短语结构一致的一项是
A.八百里秦川,以西安为界,分为东西两府,秦腔就源于西府。
B.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
C.上午四点过一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D.龙船水刚刚涨过,河水中皆泛着豆绿色,翠翠抿着嘴一句话不说。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波浪线的句子。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整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谨。发布:2024/9/10 5:0:8组卷:9引用:4难度:0.5 -
3.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9/11 4:0:9组卷:17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