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t1=2.6s;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t2=1.8s。

(1)该实验的原理是 v=stv=st;
(2)该实验用到金属挡板,则下列不属于金属挡板的作用是 AA;
A.使斜面保持一定的角度
B.让小车在一定的位置停下来
C.与小车相碰发出声音,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
(3)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小于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4)实验中,对于如何获取下半程s3的平均速度v3,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CC;
A.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B到C所用的时间t3与路程s3,计算得到v3
B.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点开始计时,到达C点后测得时间t3,再测量路程s3,计算得到v3
C.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t3=t2-t3,S3=s1-S2,再计算得到v3
(5)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乙)。屏幕图像如图丙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 加速加速(选填“匀速”或“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 0.8320.832m/s。
(6)在测量AB段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小小(选填“大”或“小”)。
(7)实验过程中小车在路程中点的速度为v1,在时间中点的速度为v2,分析推理判定v1与v2的大小关系是:v1>>v2。
s
t
s
t
【答案】v=;A;小于;C;加速;0.832;小;>
s
t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73引用:2难度:0.3
相似题
-
1.小敏同学用小车、斜面、挡板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变化的实验。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
(2)小车经过间距均为40.0cm的A、B、C、D四个位置时,电子停表显示的时间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小车沿斜面滑下时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由A到D运动时,若小车碰撞挡板前提前按下电子停表停止计时,则测得平均速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4)下列做法中,可以减小时间误差的是 。
A.熟练使用电子停表;
B.适当减小斜面的倾角;
C.适当减小选定位置的间距;
D.用更精密的计时设备代替电子停表。发布:2024/10/4 3:0:1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2.小丽要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她要测量小车从A滑到C的过程中,小车通过AB、BC、AC段的平均速度(B为中点),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有关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0/13 11:0:2组卷:29引用:1难度:0.6 -
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是“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cm,tBC=s,vAC=c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小”)。发布:2024/11/1 21:0:3组卷:722引用:89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