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生病行为的调节机制“生病行为”是指:当人生病、感觉浑身不舒服时,常常会变得不想吃东西、不想喝水,也不愿走动等生理现象。这类生病行为会让我们感觉不舒服,但事实上,当人或动物受伤或遭受病原体感染时,这些行为起到了“节能”的作用。相反,动物在生病时被迫进食,死亡风险明显上升。
这类极其普遍的生病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大脑又如何协调这种不想吃喝、只想躺平的欲望?近期,一项小鼠实验研究揭开了其中的机制:脑干中一组特殊的神经元调控了不同的生病行为,导致生病时不想吃喝、不想走动。这项研究将炎症与神经系统对行为的调控直接联系起来,为理解免疫系统与大脑的交互提供了新的观点。
为了进一步研究大脑在我们生病时是怎样调节生病行为的。研究者尝试寻找调节小鼠生病行为背后的脑区。科学家将脂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成分,可以刺激发生炎症反应)注射到小鼠体内进行持续观察,发现在小鼠脑干的迷走神经背侧复合体部位,部分神经元变得活跃。
在此后的研究中发现:单独一组神经元群体就能调控多种生病行为。在迷走神经背侧复合体中,血脑屏障(能阻止某些有害物质由血液进入脑组织)并不存在,这使血液中与生病行为有关的循环因子可以直接向大脑传递信息。“这个脑区”成为大脑的警报中心,将关于厌恶情绪的信息、有害物质的信息传递给大脑,从而调控生病行为,减少食物摄入。接下来,研究团队计划基于这些发现,去探索调控进食行为的生理信号和神经回路。
(1)根据文中信息,生病行为主要受免疫系统和
神经
神经
系统调节,该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神经元
神经元

(2)脂多糖可以激活小鼠的免疫反应,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脂多糖属于
抗原
抗原
。注射脂多糖可使小鼠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该过程属于
特异性
特异性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3)免疫细胞分泌的循环因子进入毛细血管后,通过上、下腔静脉最先回到心脏的
右心房
右心房
,通过体循环到达大脑,从而调节生病行为。
(4)根据文中信息,请提出一条生病时的饮食建议:
可以少吃或不吃
可以少吃或不吃

【答案】神经;神经元;抗原;特异性;右心房;可以少吃或不吃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8 8:51:19组卷:45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位于人体的
     
    ;呼吸中枢和心跳中枢位于人体的
     
    内.

    发布:2024/11/13 8:0:1组卷:39引用:4难度:0.9
  • 2.飞盘运动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健身项目,只要有一片空旷的场地就能让我们开心地锻炼。

    (1)听到裁判的指令后,团队成员开始传递飞盘。听觉的感受器在
     
    。该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2)接飞盘、扔飞盘这些动作的完成需要很强的平衡能力。人脑的结构如图三所示,其中协调运动员身体平衡的主要结构是[
     
    ]
     

    (3)“运动员向外抛飞盘的动作”中,上肢肌肉状态如图二所示,其中肌肉②处于
     
    状态,为该动作提供能量的主要场所是
     

    发布:2024/11/14 8:0:1组卷:27引用:3难度:0.5
  • 3.下列关于人体器官及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6 15:0:4组卷:165引用:2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