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学校开展的STEAM课上,八(5)班的同学们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和浮力、密度等知识制作出了试管彩虹。如图他们把水溶性色素溶解在不同浓度的某种溶液中,用滴管把不同颜色溶液依次缓慢加到试管中,制成了色彩分明的试管“彩虹”。请你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他们选择的是以下四种溶质中的哪一种?并用所学的知识解释选择这种溶质的原因,以及要使绿色在试管最下面一层的具体操作。
资料一
物质种类 | 蔗糖 | 食盐 | 氢氧化钙 | 氢氧化钠 |
20℃溶解度/g | 203.9 | 36 | 0.165 | 111 |
蔗糖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0 | 15 | 30 | 45 | 60 | 75 | 90 |
溶液密度/g/cm3 | 1.00 | 1.06 | 1.13 | 1.20 | 1.30 | 1.38 | 1.48 |
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0 | 10 | 15 | 20 | 23 | ||
溶液密度/g/cm3 | 1.00 | 1.07 | 1.11 | 1.15 | 1.18 |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答案】选择蔗糖;蔗糖的溶解度比较大,同时比较安全,能分别得到差异比较大的液体,可以得到浓度比较大的蔗糖溶液,蔗糖的密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可以制取得到密度差异比较大的不同蔗糖溶液;
在浓度最大的蔗糖溶液中加入绿色色素,先滴加在试管中。
在浓度最大的蔗糖溶液中加入绿色色素,先滴加在试管中。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8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如表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图所示,甲、乙试管分别盛有20℃时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现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甲试管中固体消失,乙试管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温度(℃) 10 20 40 60 80 氢氧化钙的质量(克) 0.173 0.165 0.121 0.120 0.095 硝酸钾的质量(克) 13.3 31.6 63.9 110 169 发布:2024/12/28 15:0:1组卷:43引用:2难度:0.5 -
2.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 10 30 50 70 90 溶解度/g 27.7 39.3 49.0 54.1 51.1
(2)50℃时,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3)小科认为某份30℃的硫酸镁溶液是饱和溶液,下列支持小科结论的证据是
A.该溶液底部有少量晶体
B.加入少量硫酸镁不能溶解
C.取该溶液139克蒸发得39.3克无水硫酸镁晶体发布:2024/12/28 14:30:1组卷:62引用:2难度:0.5 -
3.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氯化钠(克)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发布:2024/12/28 15:0:1组卷:121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