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岔道村东距八达岭长城景区入口处1.5千米,曾被评为“北京市最美的乡村”。2006年,在八达岭长城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背景下,岔道村社区居民实施了整体搬迁。近10年的搬迁使得岔道村从热闹非凡的旅游社区伊然成为“空城”,民居普遍失修破损,村内岔道古城城墙日渐破败,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停滞。从2017年开始,岔道村居民陆续回迁,修缮自家民居,重新参与八达岭长城旅游。至此,岔道村旅游重新起步但仍处于无序发展状态。
从居民参与价值的角度分析岔道村居民回迁对当地旅游发展和遗产保护的积极作用,并为今后岔道村旅游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积极作用:岔道村居民回迁可以积极参与当地旅游开发,促进岔道村旅游社区发展;居民通过旅游收益反哺遗产保护,增强民居、古城等日常管理与维护,协调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关系。
合理建议:科学规划岔道村旅游业发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确保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并重。
合理建议:科学规划岔道村旅游业发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确保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并重。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榆神府矿区位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鄂尔多斯煤盆地中部,隶属陕西省榆林市。区内煤炭储量丰富,煤层厚、埋藏浅,煤炭资源的开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矿区以风沙土和黄绵土为主,土壤结构较疏松、有机质含量低。早期采煤沉陷区造成的破坏尚未解决,新的采煤活动仍在继续,采煤沉陷区不断扩大,加剧了环境恶化。据不完全统计,矿区内煤矿开采形成的采空面积达150km,地裂缝、地面塌陷等灾害在矿区内广泛分布。
材料二:植被覆盖度是反映矿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的重要指标。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榆神府矿区1990-2019年植被覆盖度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45.48%和54.52%。
(1)读图,说出榆神府矿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特点,并列举主要驱动力。
(2)试评价榆神府矿区煤矿的开发条件。
(3)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当地煤矿开采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4)有观点认为,应该关停榆神府矿区的煤炭开采,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发布:2024/12/31 6:30:1组卷:11引用:3难度:0.3 -
2.近年来,我国宁夏、贵州、云南等省区成功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 )
发布:2024/12/31 8:30:1组卷:155引用:1难度:0.6 -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湖南省沙洲瑶族村位于南岭山地,属于老少边穷地区。近年来在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下,该村以“半条被子,温暖中国”的红色故事为主题,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资源,捂热了红色旅游产业,实现了整村脱贫致富。
(1)分析与之前相比,沙洲瑶族村旅游业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推测沙洲瑶族村为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发布:2024/12/31 6:30:1组卷:1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