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仲夏时节,鸭跖草花争相开放。花中最特别的是3种形态各异的雌蕊——S型、M型、L型(如图)。这在植物学上称为“异型雄蕊”。具有“异型雄蕊”的鸭跖草不产生花蜜,其依靠3种雄蕊分工协作,同样出色的完成了传粉任务。那么这3种雌蕊各有什么功能呢?
其中S型雄蕊像3只硕大艳丽的“黄蝴蝶”,它们产生的花粉少,活性也很弱。但在昆虫们眼里,这3只“黄蝴蝶”不仅外形“迷人”,它们的花粉口感和营养也一样棒,是鸭跖草送给访花昆虫的酬金。
花中长长的L型雄蕊,用暗淡的花药颜色告诉访花昆虫:这可不是吃的。L型雄蕊专门生产有活性的花粉,直接参与鸭跖草的传宗接代。当访花昆虫被S型雌蕊吸引而埋头大吃时,身体上就会沾满L型雄蕊的花粉。当它们飞到下一朵花上继续进餐时,携带的花粉就可能落在柱头上,为鸭跖草完成传粉。这让不同花的基因有机会交流,也使得后代的性状可能发生改变,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鸭跖草的花清晨开放,中午凋落。如果在这段时间里柱头上未能接受到花粉,赶在花凋落前,鸭跖草就会启动备用方案——花中雌蕊卷曲,使柱头与M型雌蕊的花药接触,花粉直接粘在柱头上,完成传粉。
在鸭跖草世代繁衍生息的过程中,雄蕊的分工协作有效提高了传粉的效率,这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利于种群繁衍的生存策略。
(1)据文中信息可知,鸭跖草的雄蕊有三种形态,分工也各不相同。
①S型雄蕊依靠
硕大艳丽
硕大艳丽
的特点来吸引昆虫。
②L型雄蕊中的花粉多被昆虫携带,实现不同鸭跖草间的传粉,有利于后代产生更多的
变异
变异
类型。
③M型雄蕊主要进行
自花
自花
传粉。
(2)3种雄蕊的分工协作保证了鸭跖草能顺利完成传粉。传粉后,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花粉管不断伸长,当伸入到子房中的
胚珠
胚珠
内部时,释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最终受精卵会发育成

(3)结合本文的介绍,鸭跖草在种群繁衍过程中体现的生存策略有
acd
acd
。(多选)
a.多种传粉方式相互补充,确保种群繁衍
b.不产生花蜜,对访花昆虫不提供任何报酬
c.S型雄蕊花粉量少活性低,避免花粉浪费
d.L型花药颜色暗淡,保护花粉不被采食
(4)鸭跖草世代繁衍生息中保留下来的生存策略,是进化过程中长期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
的结果。

【考点】花的类型传粉和受精
【答案】硕大艳丽;变异;自花;胚珠;胚;acd;自然选择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20引用:2难度:0.2
相似题
  • 1.油菜,不仅观赏性强,还有很大的经济效益。为此,我国北方很多地区大量种植并举办油菜花节。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油菜在第一年国庆节前后种植,第二年4、5月份收获。种植时,需在平整、疏松的土地上播种,覆土深度为1~2厘米,不宜播种过深的原因是
     

    (2)油菜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
     
    四部分;其中,
     
    将来发育成新植物体的茎和叶。
    (3)开春以后,油菜迅速生长,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如图)。花的结构中构成雌蕊的结构有
     
    (填图中序号);传粉和受精完成后,经过二十余天,[
     
    ]
     
     发育成果实。 (注:[]中填图中代码或序号,其后填名称,以下同。)
    (4)通过杂交可增加油菜产量。杂交过程中,人工去除雄蕊的操作非常繁琐,为解决这一问题,科研工作者选育出雄性不育类型M (雌蕊正常,雄蕊退化无花粉)。
    经研究发现,M具有这样的特性:在3~10℃、日照小于12小时的条件下表现为雄性可育;在11~23℃、日照大于12小时的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可见,M的“育性”这一性状是由
     
    共同作用的结果。
    (5)为提高油菜的抗虫品质,科研工作者利用转基因技术,将BT毒蛋白基因转入到油菜细胞中,该基因在油菜体内成功表达并稳定遗传,使油菜获得了抗虫性。转基因技术依据的原理是
     

    发布:2024/10/31 8:0:1组卷:13引用:1难度:0.4
  • 2.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许多花在凋谢以后,在花着生的位置会出现小小的果实。由此可见,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如图是被子植物花、受精过程及果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图一所示花的结构中,属于雄蕊的结构有
     
     
     (填序号)。
    (2)图一中标号a所示的过程称为传粉,植物传粉的方式一般有两种类型:
     
    传粉和
     
    传粉。
    (3)图二是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即7(花粉管)中的
     
    与9(胚珠)中的
     
    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4)图三是被子植物的果实,标号10 
     
     (填结构名称)来自图一中的6(胚珠)。
    (5)植物的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
     
    器官,与植物的繁殖有关。

    发布:2024/11/5 8:0:2组卷:42引用:1难度:0.3
  • 3.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在学习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之后,同学们对遗传现象观察和杂交技术操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决定利用小麦进行体验活动。小麦是面粉的来源植物,人们常常利用杂交选育获得目标品种。
             杂交育种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步骤是“去雄”和“人工授粉”。“去雄”是将母本小花内未成熟的雄蕊全部去掉,随后立即用防水的透明纸袋套好。在去雄后1-3天内进行授粉。具体操作为:选取已经成熟的花药作为父本放入到去雄母本的每朵小花内。全部授粉完成后,重新套袋。10天后将纸袋去掉。再过10-15天可以看到小麦已经结实。
             要想完成“去雄”和“授粉”这两个过程,必须了解小麦花的结构。如下图,小麦的花排列为复穗状花序,通常称作麦穗。麦穗由穗轴和小穗两部分组成。每个小穗一般包括3-9朵小花,每朵小花内具有3个雄蕊和1个羽毛状分裂雌蕊。
    (1)杂交实验中去雄完成后,立即用防水的透明纸袋将去雄的穗子套上,目的是
     
    。去雄的植株作为母本,提供的生殖细胞类型是
     

    (2)下图为小麦花的结构图,请写出各部分结构名称。

     
    ,②
     

    (3)科研人员推测小麦种皮颜色与小麦品质有关,因此科研人员开展了以下实验。已知小麦种子的红色种皮和白色种皮是一对相对性状,每组对100子代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各组亲本及子代表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小组 亲本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红种皮 白种皮
    A 红种皮×红种皮 736 264
    B 白种皮×白种皮
    C 红种皮×白种皮
    ①根据A组的实验数据,可判断显性性状为
     
    。若控制种皮颜色的基因用D、d表示,A组选用的亲本基因组成为
     
     

    ②根据遗传规律推测B组实验数据,数据I为
     
    ,数据Ⅱ为
     

    ③C组中,红种皮的基因组成可能为
     
    ,若Ⅲ和Ⅳ数值为
     
    ,则说明C组亲本为纯种个体。
    A.1000,0
    B.498,502
    C.0,1000
    D.834,166

    发布:2024/10/27 17:0:2组卷:56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