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1)选段中的一个成语是
狡兔三窟
狡兔三窟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B

A.请君复凿二窟(替)
B.西游于梁(西边)
C.于是梁王上位(使………虚)
D.冯谖先(赶车回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4)冯谖给孟尝君凿的这一窟是
获贤才名声,复位于齐
获贤才名声,复位于齐
。(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狡兔三窟;B;获贤才名声,复位于齐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2 22:0:1组卷:2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释:①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②捐:白白费掉。③市:买。
    (1)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 (用文中的话回答)?
    (2)翻译。
    ①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②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发布:2025/1/3 4:30:1组卷:2引用:1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书。槐貌甚伟,广颡而丰颐,又美髯,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严,闻其自方,怒而嘻曰:“不力学,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槐心愧,乃学于永嘉叶师雍。
          嘉定十四年,起为广德军录事参军,民有诬富人李桷私铸兵结豪杰以应李全者,郡捕系之狱,槐察其枉,以白守。守曰:“为反者解说,族矣。”槐曰:“吏明知狱有枉,而挤诸死地以傅于法:顾法岂谓诸被告者无论枉不枉,皆可杀乎?”不听。顷之,守以忧去,槐摄通判州事,叹曰:“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由矣。”乃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卒脱桷狱。
          绍定三年秋,权通判镇江府。至州,会全叛,涉淮临大江,大府急发州兵。槐即日将兵济江而西,全遁去,乃还。嘉熙元年,出知常州。后三日,提点湖北刑狱。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乱者曰:“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三年,知江州。秋,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议者皆谓:“方军兴,郡国急储粟,不暇食民也。”槐曰:“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至者如归焉。
          淳祐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吾莅州,而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吏乃震恐,愿自新。槐因除民患害,裨将卢渊凶猾不受命,斩以徇师,军中肃然。帝日乡用槐,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帝问边事,对曰:“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槐每奏,帝辄称善。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麾妇人出,为诸生说《兑》、《谦》二卦。问夜如何?诸生以夜中对,遂薨。
    (选自《宋史•董槐传》,有删改)[注]①李全:南宋叛臣。②乡用:重用。③洊(音同“荐”):再度。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槐严 对待。
    B.吏明知有枉 案件。
    C.吾属将之偿 谴责。
    D.妇人出 挥手使……离去。
    (2)对下列语句中相关文言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纵火而噪 “夜”是名词作状语。
    B.斩以循师 省略了主语“裨将卢渊”。
    C.非所以事天下 是判断句。
    D.槐起衣冠而坐 “衣冠”是名词用作动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槐年轻时,喜欢谈论军事,把自己比作诸葛亮和周瑜。他父亲极生气,认为董槐喜欢说大话,不过是个狂妄的书生罢了。
    B.李桷因有人诬陷谋反而被郡里抓捕入狱,董槐看出是桩冤案,据理力争,上书为他翻案,终于使他获释。
    C.嘉熙元年,常德发生兵乱,纵火喧闹,董槐骑马跟在几个人后面赶到火场,问清士兵作乱原因后,斩杀了侵占年度军饷的将军马彦直,平息了骚乱。
    D.淳祐二年,董槐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检查税收时,发现小吏侵吞现象严重,于是下达告谕要严惩,小吏们震惊恐惧,愿意悔过自新。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秋,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议者皆谓:“方军兴,郡国急储粟,不暇食民也。”槐曰:“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至者如归焉。

    发布:2025/1/3 5:30:3组卷:4引用:1难度:0.5
  • 3.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圣心焉。      备:具备
    B.不积kuǐ步。  跬:古代称跨出半脚为“跬”
    C.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刻
    D.用心也。  一:专一
    (2)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食埃土。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舆马者,非足也。 利:对……有利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也。 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也。 一:专一
    (4)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物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蓝。
    B.假舟楫,非能水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輮使之然也。
    C.知明行无过矣。 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 积水成渊,蛟龙生
    (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课文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文章将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不舍”与“舍”。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
    D.文章在语言运用上,长短句并用,对偶排比句兼行,匀称而又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节奏美。

    发布:2025/1/3 7:30:1组卷:10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