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神女峰
舒婷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1981年6月于长江(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B
A.“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这是困惑,更是质疑:神女本来有着鲜活的生命,怎么能甘心变成石头?这句诗揭示了神女内心不为人知的悲凉。
B.诗歌通过多种意象表达了丰富的含义,其中,“各色花帕”和“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含义相同,“远天的杳鹤”和“春江月明”含义相同。
C.诗歌的艺术特色之一是观察角度新奇、构思巧妙。对于困扰人们儿千年的妇道妇德的问题,诗人让一个自然奇景和文化胜迹来承载,可谓另辟蹊径。
D.“挥舞花帕”“突然收回”“捂住眼睛”等描写以动作传情,赋予诗歌极强的抒情性;而“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等描写则展现了诗歌的韵律美。
(2)请结合诗句“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理解诗人的情感态度。
【考点】诗歌.
【答案】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0引用:6难度:0.6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复活的土地
艾青
腐朽的日子
早已沉到河底,
让流水冲洗得
快要不留痕迹了;
河岸上
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
到处是繁花与茂草;
而从那边的丛林里
也传出了
忠心于季节的百鸟之
高亢的歌唱。
播种者呵
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
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
大地将孕育
金色的颗粒。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诗人呀,
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
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
久久负伤着的心里: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苦难也已成为记忆,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
重新漩流着的
将是战斗者的血液。1937年7月6日,沪杭路上。(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腐朽的日子/早已沉到河底”,作品开篇语出惊人,腐朽的生活即将结束,表达了对民族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B.“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通过写河岸上欣欣向荣的春景,表达对民族觉醒的乐观态度。
C.“播种者呵/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诗人呼吁播种者及时播种,就是呼吁人民大众为了民族的复兴而奋起抗争。
D.“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写出了诗人为了民族的奋起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的决心。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整首诗的语言是素净的、庄重的,虽然没有用到形容词,但却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震撼心魄的艺术魅力。
B.“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大地将孕育/佥色的颗粒”,运用比喻的手法,暗示大地即将复活,照应标题,
C.第二节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看到春天到来大地充满生机时的激动与喜悦。
D.“就在此刻/你--悲哀的诗人呀”,通过声音的延长,节奏的变化,情感得到释放,增强了抒情效果。发布:2024/12/31 22:30:1组卷:1引用:6难度:0.6 -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这清晨,这欣喜
[俄]费特
这清晨,这欣喜,
这昼与光的威力,
这长空澄碧,
这叫声,这雁阵,
这飞鸟,这鸣禽,
这流水笑语,
这柳丛,这桦林,
这液滴,这泪痕,
这绒毛飞絮,
这峡谷,这山峰,
这蜜蜂,这昆虫,
这哨音尖厉,
这晚霞余辉灿烂,
这乡村日暮慨叹,
这夜晚难眠,
这卧榻闷热昏暗,
这夜莺呖呖鸣啭,
这都是春天。(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清晨,这欣喜,/这昼与光的威力”,诗的开篇点明了诗歌的歌咏对象,“威力”一词让人感受到春光的热烈。
B.诗中既有宏大之景——“长空”“流水”“峡谷”“山峰”,也有细微之物——“液滴”“绒毛飞絮”“蜜蜂”。
C.“长空澄碧”“流水笑语”“余晖灿烂”展现了明快的色彩,勾画了一幅欢快、明艳的春日清晨图。
D.“这蜜蜂,这昆虫,/这哨音尖厉”,视听结合,“尖厉”一词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感受力。
(2)试结合诗歌内容,体会每句开头“这”字的表达效果。发布:2024/12/24 8:0:2组卷:3引用:1难度:0.7 -
3.对下面文字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红烛啊!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不误,不误!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然后才放光出?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一误再误;矛盾!冲突!——闻一多《红烛》节选发布:2024/12/20 11:30:7组卷:26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