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
(1)【实验一】
研究背景:某植物的种子自植株开花后60天开始逐渐成熟,至开花后81天完全成熟.
研究目的:研究该植物不同成熟度种子自然干燥不同天数后的发芽率差异.
材料准备:
①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背景,为测种子发芽率而准备实验材料的合理方案是
自植物开花后60天开始,每隔一定天数采摘一批种子,至开花后81天为止,并将每批种子自然干燥不同天数后备测自植物开花后60天开始,每隔一定天数采摘一批种子,至开花后81天为止,并将每批种子自然干燥不同天数后备测.
实验过程:
②按照方案准备好种子后,将种子合理分组并发芽.下列不属于实验时需控制的因素是DD.
A.每组种子的数量 B.发芽的温度和湿度 C.发芽时的光照 D.芽的长度
数据采集及处理:
③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则该直角坐标系的横坐标名称是自然干燥天数自然干燥天数,纵坐标名称是发芽率发芽率.
(2)【实验二】
研究背景:该植物种子春播萌发后,对缺水环境很敏感,遇干旱后表现为胚根萎缩甚至脱落,发芽停止.
研究目的:对发芽不同天数的种子,干旱处理后再补水,通过比较干旱前后胚根的生长能力,研究发芽不同天数种子的耐旱能力,以便于指导农业灌溉.
实验材料:根据实验一的结果,选取最佳发芽率的种子.
实验过程:
一、此实验宜将种子固定在直立玻璃板上发芽,而不是用培养皿发芽的主要原因是便于观察胚根形态和数量、便于测量胚根长度便于观察胚根形态和数量、便于测量胚根长度.
二、下列①④实验步骤:
①将种子固定在直立玻璃板上
②干燥脱水4天(模拟春播干旱)
③种子发芽不同天数
④测量发芽不同天数的胚根长度等
使用实验步骤①~④(步骤可重复使用),针对研究目的,用实验步骤的编号写出合理的实验流程.①→③→④→②→③→④①→③→④→②→③→④.
【考点】受精作用.
【答案】自植物开花后60天开始,每隔一定天数采摘一批种子,至开花后81天为止,并将每批种子自然干燥不同天数后备测;D;自然干燥天数;发芽率;便于观察胚根形态和数量、便于测量胚根长度;①→③→④→②→③→④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394引用:1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