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某校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某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置了温度分别为10℃、20℃、30℃、40℃四组实验(每组接种酵母菌数量一致),用100毫升5%的葡萄糖溶液培养,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得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从图1结果可知,酵母菌生长最适宜温度范围是
20℃~30℃
20℃~30℃
。10℃组,0-96h酵母菌种内斗争逐渐
增强
增强
。该组λ值(当日种群数量与上一日种群数量的比值)的变化趋势是
逐渐下降
逐渐下降

(2)20℃与30℃两组超过48h,该种群数量均
下降
下降
,主要原因有
营养物质缺乏,种内斗争加剧
营养物质缺乏,种内斗争加剧
(写出2种)。
(3)在对酵母菌计数时可以采用
血细胞计数板
血细胞计数板
的方法。计数前先用台盼蓝染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图2中
E
E
区(填图中字母)5个中格的活酵母菌数,其中一个中格如图3所示,另外4个中格的活酵母数分别为17、19、13、15,以此结果估算1mL酵母菌培养液样品中活酵母菌数接近
3.95×106
3.95×106
个。

【答案】20℃~30℃;增强;逐渐下降;下降;营养物质缺乏,种内斗争加剧;血细胞计数板;E;3.95×106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7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1:0:6组卷:11引用:2难度:0.6
  • 2.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4:30:1组卷:10引用:3难度:0.6
  • 3.用4种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别为a、b、c、d,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检测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培养酵母菌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0℃左右,原因是
     

    (2)曲线a所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主要原因是种群增长所需的
     
    最丰富。
    (3)曲线d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培养方式是
     
    。该组酵母菌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后,种群增长逐渐变慢,其限制因素有
     
    (答出2点即可)。
    (4)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在有限的空间中,每组酵母菌种群数量都会达到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
     

    (5)样方法常适用于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
     

    发布:2024/12/31 0:0:1组卷:12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