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这一实验时,准备了实验所需的材料用具:生长状况一致的天竺葵、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清水、小烧杯、碘液、透明的钟罩(玻璃罩)等,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请回答:
(1)实验前,应将甲、乙装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 有机物(淀粉)有机物(淀粉),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2)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3)将甲、乙装置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然后从甲、乙装置的天竺葵上各取一片叶子,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再滴碘液,观察叶片的变化。
(4)实验结果:变蓝的是 乙乙装置内的叶片。得出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有同学提出不同意见,觉得乙装置应该把清水改成能缓释二氧化碳的溶液比如NaHCO3,他的理由是 NaHCO3分解释放二氧化碳,能够为植物光合作用不断提供原料NaHCO3分解释放二氧化碳,能够为植物光合作用不断提供原料。
(6)若要利用乙装置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乙装置需要做的改变是:①将乙装置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乙装置放在黑暗的环境中;②把乙装置内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把乙装置内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
【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答案】有机物(淀粉);二氧化碳;乙;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NaHCO3分解释放二氧化碳,能够为植物光合作用不断提供原料;将乙装置放在黑暗的环境中;把乙装置内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3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科学家探索光合作用过程和本质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H2O和CO2均含有O,那么O2中的O是来源于什么物质呢?
资料一:19世纪末,科学家普遍认为:CO2在光的作用下被分解为CO和O2。
资料二:范•尼尔通过实验得出紫硫细菌合成有机物的反应式,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进行比较研究后,建立了猜想。
紫硫细菌:CO2+2H2S(CH2O)(糖类)+2S+H2O光
高等植物:CO2+2H2O(CH2O)(糖类)+O2+H2O光
资料三:英国化学家希尔在一个密闭的装置中加入含叶绿体的悬浮液和高铁盐(作氧化剂,不产生氧气),并除去装置内的CO2,在光照下发现密闭装置中产生了O2。
资料四: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给三组小球藻提供含有一定比例18O的水和碳酸氢盐(释放二氧化碳,其他条件均相同),光照相同时间后,分别检测小球藻释放氧气中18O的比例,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18O是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可作为示踪原子)组别 水中18O的比例(%) 碳酸氢盐中18O的比例(%) 释放的氧气中18O的比例(%) 1 0.85 0.41 0.84 2 0.85 0.55 0.85 3 0.85 0.61 0.85
(2)希尔实验能否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全部来源于H2O?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分析鲁宾、卡门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及相应的依据分别是发布:2024/12/28 13:30:2组卷:74引用:2难度:0.5 -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为探究“大棚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某兴趣小组制作了如图甲所示装置:用干燥、透明的密闭容器模拟大棚,其内放有一株吊兰,传感器测定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
在室温25℃时,将装置放在有阳光照射的窗台上,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ppm表示百万分之一),请回答:
(1)实验中发现容器内壁附有较多水珠,这些水珠主要通过吊兰的
(2)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3)要提高大棚内作物产量,可适当增加大棚中CO2含量,写出一种具体方法发布:2024/12/28 13:30:2组卷:98引用:5难度:0.5 -
3.如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所做的实验:在叶片照光2至4h后,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分呈棕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分呈蓝色。实验说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发布:2024/12/19 12:0:1组卷:158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