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是反射弧的某类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相关结构)。已知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纤维主要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树突所组成,在反射弧中通常充当 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若c中Ⅰ处释放的是氨基丁酸,Ⅱ处是否能测得膜电位变化 能能(填“能”或“不能”)。
(2)疼痛时体内的氨基丁酸(GABA)会分泌增多,结合图示分析氨基丁酸(GABA)可以控制疼痛的机理是 氨基丁酸(GABA)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促进突触后膜上的氯离子通道打开,氯离子内流,导致突触后膜电位依然保持静息状态(膜电位仍为外正内负、没有能产生冲动继续传递兴奋、没有产生动作电位),阻断兴奋的传递氨基丁酸(GABA)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促进突触后膜上的氯离子通道打开,氯离子内流,导致突触后膜电位依然保持静息状态(膜电位仍为外正内负、没有能产生冲动继续传递兴奋、没有产生动作电位),阻断兴奋的传递。研究表明,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该药物能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分解GABA,阻止突触后膜兴奋的传递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分解GABA,阻止突触后膜兴奋的传递,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3)进入人体内环境的铅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使人出现狂躁不安等现象。研究表明,铅能够影响代谢使血液中的ALA增多,ALA的化学结构与氨基丁酸(GABA)的结构相似,请分析铅令人狂躁不安的原因可能是 铅导致血液中ALA增多,ALA与氨基丁酸竞争性地与突触后膜上的氨基丁酸受体结合铅导致血液中ALA增多,ALA与氨基丁酸竞争性地与突触后膜上的氨基丁酸受体结合。
(4)为验证铅能使血液中的ALA增多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科研人员用加铅食物饲喂实验鼠,对照组饲喂不加铅的等量同种食物。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实验鼠的行动表现。结果显示,加铅组较对照组明显表现为狂躁不安,则说明结论正确。请判断该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①不合理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理由:该实验结果仅能说明铅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无法证明是通过使ALA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该实验结果仅能说明铅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无法证明是通过使ALA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答案】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能;氨基丁酸(GABA)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促进突触后膜上的氯离子通道打开,氯离子内流,导致突触后膜电位依然保持静息状态(膜电位仍为外正内负、没有能产生冲动继续传递兴奋、没有产生动作电位),阻断兴奋的传递;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分解GABA,阻止突触后膜兴奋的传递;铅导致血液中ALA增多,ALA与氨基丁酸竞争性地与突触后膜上的氨基丁酸受体结合;不合理;该实验结果仅能说明铅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无法证明是通过使ALA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4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元,能够分泌抑制性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发生Cl-内流、K+外流,从而造成突触后膜膜电位的改变,使突触后神经元受到抑制。图1是与膝跳反射有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①~⑧表示细胞或结构)。发生膝跳反射时,屈肌①舒张,伸肌⑥收缩。回答下列问题:
(1)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
(2)若要检测图1中M点在膝跳反射过程中的膜电位变化,理论上正确的操作是
A.将电表的两极连接于膜外M点两侧,刺激N点
B.将电表的两极连接于膜外M点两侧,刺激感受器
C.将电表的两极分别连接于M点膜内和膜外,刺激N点
D.将电表的两极分别连接于M点膜内和膜外,刺激感受器
(3)图2表示膜电位变化曲线。在膝跳反射过程中,A点的膜电位变化曲线为甲曲线,其中EF段形成的原因是
(4)图1中发布:2024/12/31 4:30:1组卷:10引用:5难度:0.7 -
2.如图甲、乙表示人体中某些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中表示的相关结构是
(2)图甲中,刺激结构④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
(3)兴奋不能从C 传到a的原因是
(4)图乙中,若刺激A点,电流计B将偏转发布:2024/12/31 5:0:5组卷:2引用:3难度:0.6 -
3.下列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5:0:5组卷:3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