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一是某食品标签,小颖看到食品添加剂中有“碳酸氢铵”,感觉很惊讶,“碳酸氢铵”是臭粉啊,怎么可以放进食品?于是开展了以下探究,请你帮助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分析食品成分:营养物质:配料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富含糖类的有小麦粉、白砂糖小麦粉、白砂糖;
食品添加剂:主要是盐类,酸类等物质。
(2)查阅资料:①食用级碳酸氢铵比较纯净,可作膨松剂,一般用在油炸食品中,水蒸食品中不用;
②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600体积氨气,其水溶液呈弱碱性。
(3)产生疑惑:臭粉为何可以作膨松剂?为何一般适用于油炸食品而不适用于水蒸食品?
(4)实验设计:实验装置如图,图二是检验装置,图三是收集装置,取适量碳酸氢铵分别置于两试管中,按如图进行实验。
(5)现象与分析:①图二:反应过程中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溶液变成红色有气泡冒出,溶液变成红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当B中不再有气泡冒出时,A装置试管中固体消失、试管口处有小水珠试管口处有小水珠。
②图三: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F中收集到氨气,说明氨气具有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碱石灰反应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碱石灰反应性质,取下F,塞上橡皮塞,用注射器向F中注入少量水,看到的现象是塑料瓶变瘪塑料瓶变瘪,拔出橡皮塞闻到氨味。
(6)解释与结论:①有臭味的碳酸氢铵添加到食品中,如果油炸,则含有的少量碳酸氢铵受热时完全分解,产生的气体使食品膨胀,且生成物可以迅速挥发而离开食品,没有残留物,其臭味会消失,碳酸氢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4HCO3 △ CO2↑+H2O+NH3↑NH4HCO3 △ CO2↑+H2O+NH3↑
②添加碳酸氢铵的食品如果水蒸,则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若水蒸食品中添加了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后生成的氨气就会溶解在食品(或水)中,使食品有臭味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若水蒸食品中添加了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后生成的氨气就会溶解在食品(或水)中,使食品有臭味。
通过上述探究小颖明白了:高纯度的碳酸氢铵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但同一食品添加剂并不适合所有食品,使用食品添加剂需严格控制用量。

△
△
【答案】小麦粉、白砂糖;有气泡冒出,溶液变成红色;试管口处有小水珠;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碱石灰反应;塑料瓶变瘪;NH4HCO3 CO2↑+H2O+NH3↑;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若水蒸食品中添加了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后生成的氨气就会溶解在食品(或水)中,使食品有臭味
△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66引用:2难度:0.1
相似题
-
1.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缓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2 8:0:1组卷:27引用:3难度:0.7 -
2.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22 8:0:1组卷:21引用:1难度:0.7 -
3.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2 8:0:1组卷:18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