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      ①地球上有很多水,从外太空看,就好像是一个大水球。那么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②我们先说一下水的形成: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合成一个水分子,而氧原子和氢原子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彗星都有水,甚至星际尘埃物质也有水分子。所以地球在形成之初,其本身乃至外围都有水的存在,不过可能是气态的。
      ③当然,在最初的时候,地球上的水并没有现在多,那么,这些水主要来自哪里呢?200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发布报告,宣布在小行星带靠近木星轨道的位置发现了彗星族群,他们推测这些彗星可能是地球上海洋水的来源。
      ④小行星带在开始形成的时候,在距离太阳2.7天文单位的地区,形成了一条温度低于水的凝结点线——雪线,在这条线之外形成的星子能够累积星际尘埃中的水分子,并凝结成冰。在小行星带生成的彗星都在这条线之外。这些彗星受到外围木星强大力场的影响,开始在太阳系游荡,一旦来到地球轨道附近就会被地球捕获,彗星彗尾上的水蒸气也会一并被捕获,这样就带来了大量的水。由此,这些彗星就成为影响地球水形成的主要因素了。
      ⑤也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首先提出这种观点的科学家托维利,他认为太阳风到达地球大气圈上层,带来大量的原子核,这些原子核与地球大气圈中的电子结合成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再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变成水分子。这种通过太阳风形成的“宇宙水”以雨、雪的形式降落到地球上,成为了地球上水的来源之一。据估计,在地球大气的高层,每年几乎产生1.5吨这种“宇宙水”,在地球45亿年的历史中,形成了67.5亿吨。然而与现今地球表面的水贮量1.3860×1010亿吨相比,依然是九牛一毛。
      ⑥我们了解了这些水从哪来的,那么为何这些水到了地球能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呢?其关键在于星球表面的温度。在地球上,温度通常在0到100摄氏度之间。有的星球如金星,表面温度达到400多摄氏度,远远超过了水的沸点,所以没有液态水;有的星球如火星,表面温度达到了零下四五十摄氏度,低于水的冰点,即使有水也都冰冻了,所以也不会有很多液态水。
(1)第④段中加点词语“这条线”具体是指
距离太阳2.7天文单位的地区,形成的一条温度低于水的凝结点线——雪线。
距离太阳2.7天文单位的地区,形成的一条温度低于水的凝结点线——雪线。

(2)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地球上水的来源。
地球本身乃至地球外围就都有水存在的;
地球本身乃至地球外围就都有水存在的;

彗星被地球捕获带来的大量水;
彗星被地球捕获带来的大量水;

太阳风形成的水降落地球。
太阳风形成的水降落地球。

(3)文章第②段和第③段能否调换?说明理由。
(4)以下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D
D

A.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彗星甚至星际尘埃物质基本都有水。
B.在宇宙中地球像一个水球,但并不是唯一有液态水的星球。
C.在地球大气的高层,每年产生1.5吨太阳风形成的“宇宙水”。
D.彗星将星际尘埃中的水分子凝结成冰,成为地球水的主要来源。

【答案】距离太阳2.7天文单位的地区,形成的一条温度低于水的凝结点线——雪线。;地球本身乃至地球外围就都有水存在的;;彗星被地球捕获带来的大量水;;太阳风形成的水降落地球。;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26 17:0:2组卷:16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本来可以再生的资源不能再生的原因是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资源,导致地球资源的枯竭。
     
    (判断对错)

    发布:2025/3/12 11:30:13组卷:4引用:2难度:0.0
  • 2.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当心生活中的核辐射
    兰政文
          提起核辐射,你首先想到的是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或者核电站泄漏……而这些不是离我们远着吗?有什么可担心的?如果你真这样想,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核辐射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可以说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在与它打交道。举个简单例子,你咳嗽了,医生会给你开一张胸部透视单,看看是支气管还是肺部发炎了--你不是就将胸膛袒露在了X射线前了吗?如果是做CT检查,你“吃”进的X射线会更多。这些可都属于核辐射哦。
          不过你会说,那是生病了啊,如果身体健康总不会与核辐射“亲密接触”了吧,那也未必。你如果买了一套新房,新房到手必先装修,而种种装修材料(如瓷砖、复合地板、大理石等)就含有程度不等的放射性物质,经过释放而漂浮于室内空气中,并随呼吸潜入肺部,播下致病的隐患。特别是通风不良时,可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
          即使你不买房子,可总得喝水呀,而水也并非“至清”之物,照样存在着遭受核污染的风险。就说矿泉水吧,其中不少水源在流经途中就受到过天然或人为的放射性污染。
          再说燃煤,常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研究分析表明,许多煤炭烟气中含有铀、钍、镭、钋等,可随空气及烘烤食物潜入人体。尽管含量不多,但长期集腋成裘式的积累,仍可对健康构成威胁。
          至于形形色色饰品,如夜明珠、化石、奇石、骨艺品等,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一些人甚至收藏成癖。可你知道吗?这些被视为宝贝的东西大多可以产生核辐射,有些产生的核辐射还很强,如用重晶石、萤石以及含磷物质等加工而成的夜明珠就是代表。另外,有关专家还检测到放射性偏高的鹅卵石。若摆放于居室内,美则美矣,却将你的健康置于了险境之中。举个例子,前不久,某市环境监测机构为一市民作室内检测,发现室内放射性超过安全标准近1倍,可墙面、地板等装饰材料的放射性并未超标。查来查去,“真凶”最终浮出水面,原来是一块作装饰用的羊头骨艺术品。房屋主人大吃一惊:想不到艺术品背后隐藏着如此险恶的祸患。究其奥妙,可能是动物吃进了某些含铀、镭的东西,致使这些放射性物质沉积于骨骼所致。
          金银首饰为人们所青睐,常将其作为身份尊贵的标志。殊不知,除纯金(24K)首饰以外,其他的首饰在制作过程中都掺入了少量钢、铬、镍等材质,特别是那些光彩夺目或廉价合成首饰制品,材质成分更加复杂。美国专家检验了几千件首饰,有近百件含有放射性物质,如果长期佩戴,很有可能诱发皮肤病甚至皮肤癌。
    你喜欢旅游吗?特别是每年的“五一”与“十一”两个黄金周,乘飞机观赏大好河山也是人生一大快事。然而,在高空,人们接受的宇宙射线剂量也会增加。
          由此可见,核辐射就在我们身边。而长期遭受辐射,会使人体产生诸多不适,严重的可造成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损伤。诸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肿瘤、眼底病变、生殖系统疾病、早衰等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缠上你。
          当然也不必谈辐射而色变,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就能将其危害削减到最低限度,而不至于影响健康。因为人体对辐射量有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只要不超过这个范围就是安全的。
          建议你从生活细处做起,堵塞核辐射的种种污染途径。例如,房屋装修追求环保;谨慎对待收藏品;住房地址要远离污染严重的地方;遭受放射性污染的水不要直接饮用;金银首饰不宜常戴,常戴的首饰制品最好先经过放射性物质测定;不要频繁去高原和极地旅游,尽量减少宇宙射线的辐射等等。
    (选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六期,有增删)(1)结合选文说说核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其实辐射也不可怕,原因是什么?
    (2)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A.首段连用两个反问句,是为了激发读者兴趣,引出说明对象。
    B.说明文的语言也可以生动形象,例如第3段中“总不会与核辐射‘亲密接触’了吧”等就体现了这一点。
    C.第6段中“可能是动物吃进了某些含铀、镭的东西”中“可能”表推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第9段开头“由此可见,核辐射就在我们身边”一句,承上总结核辐射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主要是启下引出人们不要因此太惧怕,太胆怯。
    (3)文章运用第二人称介绍、说明,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4)文中多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选择并概括一处,分析其作用。
    例子:
     

    作用:
     

    (5)结合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请你说说应对核辐射,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不少于三条)

    发布:2025/1/27 8:0:8组卷:9引用:1难度:0.5
  • 3.阅读课外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不可忽视的土壤污染
          ①土壤、水、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四大要素。一般的污染马上就能引起大家的关注,而土壤污染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在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能显现出来。所以,人们常常忽视对土壤污染的整治。
          ②近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固体废物的倾倒和堆放量日益增多,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飘浮的尘土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
          ③土壤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对此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的粮食就约有1 000万吨,被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第二,土壤污染导致食物品质不断下降。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地方的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的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和接近临界值。第三,             。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体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多种疾病。另外,受到污染的土壤表土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④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其次是采用生物(例如蚯蚓等)降解净化土壤。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换土和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⑤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环保专家和生物学家都提出了让植物来净化土壤的新方案。他们培养出各种转基因植物,让它们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然后集中起来焚烧处理,这样,经过植物吸收后的重金属还可以提炼出来,变废为宝,不但净化了土壤,还获得了贵重的重金属。与传统的化学、物理等除污手段相比,植物除污具有投资和维护成本低、操作简便、不造成二次污染和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
    (1)本文的说明内容除土壤污染不被重视、土壤污染的原因和危害之外,还有
     

    (2)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至少”在句子中的作用是:
     

    (3)填充下面方框,完成植物净化土壤的过程。(每空6字)
    培养转基因植物→
     
     
    →提炼重金属
    (4)简答题。
    ①请在下边给第③段窄白处补写一句话。
    ②第④段中列举的治理土壤污染三种办法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发布:2025/1/25 8:0:2组卷: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