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小组同学为探究新制氯水的成分及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资料】I2遇到淀粉溶液变蓝,常用于检验碘的存在。
实验① | 实验② | 实验③ | 实验④ | 实验⑤ | |
实验操作 (试管中溶液均为1mL,均滴入5滴氯水) |
![]() |
![]() |
![]() |
![]() |
![]() |
实验现象 | 蒸馏水由无色逐渐变为浅黄绿色 | 溶液变蓝 | 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产生白色沉淀 | 产生大量无色气泡 |
>
>
I2(填“>”或“<”)。(2)证明氯水中含有Cl-的是实验
④
④
(填序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实验中涉及的反应 Cl2+H2O=H++Cl-+HClO
Cl2+H2O=H++Cl-+HClO
、Cl-+Ag+=AgCl
Cl-+Ag+=AgCl
。(3)实验③中溶液变红是由于溶液中含有
H+(或HCl)
H+(或HCl)
(填微粒符号,下同);使溶液褪色的微粒是 HClO
HClO
。(4)同学们根据“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分解”的性质,认为实验⑤中现象不能说明氧化性Cl2>H2O2。为证实Cl2将H2O2氧化,可继续补充实验:
反应后向溶液中加入1mL 2%AgNO3溶液,产生的沉淀量明显大于实验④
反应后向溶液中加入1mL 2%AgNO3溶液,产生的沉淀量明显大于实验④
(填操作、现象)。(5)同学们发现久置的氯水会失去漂白性,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无色。为探究氯水失效的原因,进行实验:用强光照射盛有氯水的密闭广口瓶,并用传感器测定广口瓶中数据,得到如图曲线。

解释如两图中曲线变化的原因
由于HClO不稳定,见光受热易分解,2HClO 2HCl+O2↑,使O2体积分数增加,Cl2与水不断反应和HClO分解生成的HCl使溶液中c(Cl-)增大
光照
由于HClO不稳定,见光受热易分解,2HClO 2HCl+O2↑,使O2体积分数增加,Cl2与水不断反应和HClO分解生成的HCl使溶液中c(Cl-)增大
。若在上述整个实验过程中测定溶液的pH,pH的变化是 光照
逐渐减小(最终不变)
逐渐减小(最终不变)
。【考点】氯、溴、碘的性质实验;氯气的化学性质.
【答案】>;④;Cl2+H2O=H++Cl-+HClO;Cl-+Ag+=AgCl;H+(或HCl);HClO;反应后向溶液中加入1mL 2%AgNO3溶液,产生的沉淀量明显大于实验④;由于HClO不稳定,见光受热易分解,2HClO 2HCl+O2↑,使O2体积分数增加,Cl2与水不断反应和HClO分解生成的HCl使溶液中c(Cl-)增大;逐渐减小(最终不变)
光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5引用:3难度:0.7
相似题
-
1.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证明Cl2的氧化性比I2的氧化性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气流从左到右,则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为D接E,
(2)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证明Cl2比I2的氧化性强的实验现象是
(4)装置②的作用是
(5)若要证明Cl2的氧化性比Br2强,则需做的改动是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08引用:4难度:0.3 -
2.为了探究HClO的漂白性,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通入Cl2后,从集气瓶A中干燥的红色布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2)从集气瓶B中湿润的红色布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3)为了确证是HClO起漂白作用,你认为还应增加的实验是
(4)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3引用:3难度:0.7 -
3.某同学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来电解饱和食盐水,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和测定所产生的氢气的体积(约8mL)。
(1)试从如图中选用几种必要的仪器,连成一整套装置,各种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填编号)是:A接
(2)铁棒接直流电源的
(3)能说明氯气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
(4)写出氯气通入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5)若装入的饱和食盐水为75mL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假设两极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当测得氢气为8.4mL(标准状况)时停止通电。将U形管内的溶液倒入烧杯,其pH约为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5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