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探究题。“今天你反诈了吗”今年来自秦皇岛的反诈警官老陈因花式宣传“反诈APP”走红网络。2021年6月17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刑事侦查局副局长姜国利介绍,公安部推出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和宣传手册,打造具有在线举报、信息拦截等功能的反诈平台。运用大数据精准预警,提升资金拦截效率,为群众挽回大量损失。目前全国注册用户已超过6500万,已向用户发送预警2300万次,接受群众举报涉诈线索65万条,在防范诈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情境一【网贷骗局】网贷被骗9万,他想找“黑客”追回钱款结果又没了4万……真相令人咋舌。家住河北省某县的刘先生,遭遇了网贷诈骗,被骗一次还不够,刘先生又遇到了网贷里的连环骗。今年4月,他被一位自称网贷工作人员的人,通过一款APP诈骗了9万多元;后经网友介绍一位“黑客”说能帮他讨回被骗钱财,刘先生信以为真,结果又被骗丢4万多块钱。
(1)从道德的角度,请你对材料中诈骗者的行为进行评析。
情境二【善用法律】再次被骗后,负债累累的刘先生选择了报警。办案民警顺藤摸瓜,发现刘先生被骗的这4万多元,全部进入了一个个人账户,而刘先生口中的网贷工作人员和所谓的黑客,也是同一人。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警方再次提醒民众,及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高警惕,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过一个平安幸福年!
(2)从依法求助的角度,分析材料中刘先生维权的做法给我们哪些启示?
(3)作为中学生应如何提高自己的反诈骗能力?
【答案】(1)①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是违法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是非正义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危害社会的和谐稳定。 ③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违背了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没有对他人,社会负责。
(2)①作为公民,应增强法治观念,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依法维权。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可以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3)①主动学习了解反诈骗知识,增强反诈骗意识,提高反诈骗警觉。②增强辨别能力,学会辨识各种诈骗手段和陷阱,提高反诈骗能力。③关注国家反诈骗平台,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和电信诈骗行为作斗争,遇到电信诈骗应该及时寻求法律帮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①作为公民,应增强法治观念,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依法维权。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可以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3)①主动学习了解反诈骗知识,增强反诈骗意识,提高反诈骗警觉。②增强辨别能力,学会辨识各种诈骗手段和陷阱,提高反诈骗能力。③关注国家反诈骗平台,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和电信诈骗行为作斗争,遇到电信诈骗应该及时寻求法律帮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引用:1难度:0.8
相似题
-
1.研究人员估计,目前中国青少年患上网瘾的人数已上升到3000多万。为避免网瘾,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①小泰: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上网有节制
②小安:认识网络成瘾的危害,拒绝网络
③小新:利用网络放松身心,要无拘无束
④小滨:明确上网目的,不浏览无关网页发布:2024/12/29 5:30:5组卷:3引用:1难度:0.7 -
2.网络游戏、虚假交易是网络诈骗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骗子在社交平台发布卖游戏装备的广告,诱导受害人以“注册费、押金”等名义支付费用。当支付费用后再联系对方时,发现已被拉黑。对此,下列建议可取的有( )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全不信
②网络游戏影响学习,不沉迷
③遭遇网络游戏诈骗,不沉默
④通过网络支付费用,不草率发布:2024/12/28 2:0:1组卷:6引用:2难度:0.7 -
3.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各种游戏、应用的开发推广,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手机,成为“低头族”。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也加入了这个群体,成了十足的“手机控”。告别“手机”( )
发布:2024/12/28 2:0:1组卷:3引用:3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