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该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几组实验,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

①以上实验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AgNO3=AgCl↓+HNO3
HCl+AgNO3=AgCl↓+HNO3

②将稀盐酸滴入试管A中,无明显现象,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取少许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向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可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取少许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向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可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2)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①上述实验能否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②另一位同学继续向乙中滴加足量的X溶液后,根据实验现象,他得出“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已全部变质”的结论,请写出X的化学式及实验现象。
(3)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用海水制取的粗盐中含有泥沙、MgSO4和CaCl2杂质,为得到较纯的氯化钠,将机盐溶于水后进行如下操作:a.加过量的Ba(OH)2溶液;b.过滤;c.加适量的盐酸;d.加过量的Na2CO3溶液;e.蒸发。
①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为
adbce
adbce
(字母代号不能重复使用)。
②操作b和e要用到同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操作e中的作用是
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③最后制得的氯化钠的质量大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写出一个可使氯化钠质量增加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NaCl+CO2↑+H2O
Na2CO3+2HCl=NaCl+CO2↑+H2O

(4)某硫酸厂废水中含有少量硫酸,为测定废水中所含硫酸的质量分数,取49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4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废水中的其他成分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请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答案】HCl+AgNO3=AgCl↓+HNO3;取少许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向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可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adbce;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Na2CO3+2HCl=NaCl+CO2↑+H2O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85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去除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样品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和Na2SO4.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食盐样品溶于水,依次加入稍过量的三种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X,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搅拌、煮沸,得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5 15:30:1组卷:736引用:8难度:0.5
  • 2.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5 16:0:1组卷:136引用:3难度:0.7
  • 3.多角度认识溶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①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将适量食盐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
    ②食用油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乳浊液.洗洁精洗涤油腻的碗筷是利用
     
    原理.
    ③面粉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悬浊液.除去悬浊液中难溶性的面粉可用的操作方法是
     

    (2)溶液的性质
    ①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有
     
    (填标号).
    A.盐酸是纯净物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C.溶液的酸碱度可用石蕊溶液测定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有些固体物质溶解形成溶液后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如品红溶液是红色的,放入活性炭可使红色褪去,这利用活性炭的
     
    作用.
    ③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B.将a溶液从t2℃时降温到t1℃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C.t1℃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将t2℃时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3)溶液的变化
    将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通电
    (反应原理为:2NaCl+2H2O═2NaOH+H2↑+Cl2↑)
    A.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增大
    C.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D.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4)如图2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①仪器a的名称
     

    ②操作A中托盘两边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片,其作用是
     

    ③操作B中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④操作 C过滤时倒入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
     
    (填字母).
    A.过滤速度慢   B.滤纸破损     C.杂质未经过滤就进入滤液
    ⑤图中部分操作有错误,其中有的错误会导致精盐产率明显偏低,其原因是
     

    发布:2025/1/1 8:0:2组卷:55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