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溶解度/克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169 | 202 | 246 |
变大
变大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并解释其变化原因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有硝酸钾析出,溶液的密度减小,物体受到的浮力减小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有硝酸钾析出,溶液的密度减小,物体受到的浮力减小
(不考虑温度对物体体积变化的影响)。【答案】变大;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有硝酸钾析出,溶液的密度减小,物体受到的浮力减小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7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KCl)固体,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得到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2)实验③的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3)实验①、②、③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发布:2024/12/28 15:0:1组卷:18引用:4难度:0.5 -
2.温度20℃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升温到60℃后再恢复到原温没有晶体析出,下列各相关量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8 15:30:1组卷:22引用:2难度:0.5 -
3.学习《物质的溶解》时小科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往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0g、25g、5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认为,A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他的判断依据是
(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发布:2024/12/18 12:30:2组卷:318引用:7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