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下面是毛毛同学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过程,请你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把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
游码
游码
调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如图甲,实验操作中的错误之处是
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正确操作后天平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212
212
g,将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丙所示,读出量筒内盐水的体积。
(3)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146g,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1.1
1.1
g/cm3
(4)放学后,毛毛回到家里,看到妈妈正在做饺子。他看到妈妈将饺子放入开水中,饺子沉入水底,当饺子煮熟后又会漂在水面上。这什么原因呢?毛毛猜想可能是因为饺子煮熟后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小于水的密度。那么,熟饺子的密度到底是多少呢?于是毛毛找来了一个带刻度的玻璃烧水壶,进行了如下测量:(忽略饺子取出时带出的水和煮饺子过程中水密度的变化,ρ=1.0×103kg/m3
①他在壶中装了适量的水,将水烧开,将一个饺子放入壶中沉底;加热一段时间,饺子煮熟后漂浮在壶内的水中,读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
②用牙签将煮熟的饺子压入水中浸没(忽略牙签体积),读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
③将熟饺子取出,读出水面所对的刻度。
三次水面的刻度分别为162mL、150mL、165mL,毛毛忘记了三次体积数值对应的实验步骤,请你帮他判断,150mL应该是
将熟饺子取出
将熟饺子取出
(填“饺子源在水面”、“将煮熟的饺子压入水中浸没”或“将熟饺子取出”)时的水面刻度。正确判断后,毛毛算出熟饺子的质量为
12
12
g,熟饺子的密度为
0.8×103
0.8×103
kg/m3

【考点】测量液体的密度
【答案】游码;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212;1.1;将熟饺子取出;12;0.8×103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9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小红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者“右”)端移动。
    (2)将盛有适量盐水的杯子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8g。然后将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cm3

    (3)再将盛有剩余盐水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改变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
    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
    g/cm3

    发布:2024/12/24 7:0:1组卷:61引用:3难度:0.5
  • 2.小华同学在测定食用色拉油的密度的实验中,供选择的实验步骤有。
    A.取一只洁净的空烧杯,称出质量m1
    B.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C.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中,读出色拉油的体积V
    D.称出玻璃杯和剩余色拉油的总质量m2
    E.在玻璃杯中盛有适量的色拉油,称出色拉油和杯子的总质量m3
    (1)上述试验步骤中,必须的步骤的合理顺序为
    。(填实验步骤的序号)。
    (2)根据你所选择的步骤中的物理量,写出被测色拉油的密度表达式ρ=

    发布:2024/12/24 7:0:1组卷:21引用:1难度:0.4
  • 3.牛奶密度是检验牛乳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小英同学为了比较市场上两种不同品牌牛奶的密度,采用了如下方法:
    方案一:分别将两种不同品牌牛奶的密度测出来进行比较。
    【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牛奶
    【实验步骤】
    ①调节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③用天平测出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④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进量筒,记下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
    ⑤用天平测出剩余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m2
    ⑥根据ρ=
    m
    V
    求出牛奶的密度,其表达式为

    方案二:将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入这两种不同品牌的牛奶中,如图所示,观察比较密度计露出液面的体积。
    【实验评估】
    (1)小秋同学发现在方案一中,有一步骤是多余的,这一步骤是
    (填序号)。
    (2)方案二所用的原理是物体的
    条件,该密度计在不同品牌的牛奶中所受浮力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密度较大的是
    (选填“甲”或“乙”)牛奶。
    (3)从实验操作角度看,你认为方案
    (选填“一”或“二”)更好,理由是

    发布:2024/12/24 7:0:1组卷:30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