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DD
A.其母方织(正在)
B.孟子辍然中止(……的样子)
C.其母引刀裂其织(拿来)
D.以此诫之 (戒备)
(2)下面“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BB
A.呼而问之
B.自是之后
C.左臂挂念珠倚之
D.具答之
(3)翻译: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4)本文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5)你认为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D;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4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