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材料一:
      从铜奔马玩偶到三星堆棒棒糖,再到飞天口红。不少人发现,有诸多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正晋升为文创圈的顶流。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6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0.8%的受访青年觉得近几年文创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对于文创破圈,有67.4%的受访青年认为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材料二: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上,一组用煎饼做成的世界名画成为媒体和大众关注了的焦点。莫奈的《牡丹瓶花》、拉图尔的《玫瑰花和水果》、凡•高的《向日葵》……惟妙惟肖,引人注目。这些煎饼的制作者徐海霞,是绣品厂下岗女工。谈起走红网络的“煎饼版”世界名画,她笑着说:“其实最初就是想在自己做的煎饼上做一些创新,没想到效果还不错!”
      上述现象,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升息;不少于800字。

【考点】材料作文
【答案】创新中外之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邢建军从铜奔马玩偶到三星堆棒棒糖,从飞天口红到煎饼名画,从故宫瑞兽雪糕到各种文物盲盒,无论是中华文化,还是世界文化,创新注入其中,使其突破固有的传统拘囿,飞入寻常百姓家。
      究其根本,是时代的变化与前行中,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思维也悄然发生了巨变。文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它极力地呼唤加入新鲜的血液,走下了神坛,走进了百姓的生活,寻觅着本属于自己的烟火气息,让自己“活”起来并“活”下去。当然,这过程中,文化人的努力创新不可或缺,普通人的主动靠近也必不可少。
      想当年,从土里挖掘的文物直接送进了博物馆,封闭在密室无人知晓,最多也只能让感兴趣之人蹩进博物馆一睹芳容。而如今却已不同,各方人士均在想方设法让文物走进生活,电视节目、文创产品、文物故事等各显神通,让普通百姓与其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譬如坐在家中即可欣赏“青铜神树”,拿在手中玩耍即可领略“敦煌壁画”,听着故事即可了解“镇馆之宝”。
      想当年,只有专业人士才能通过自己的收藏或友人的邀请而瞻览世界名画,而我们普通人似乎与其隔着迢迢难度的银河,也许一生都没有见过真正的绘画作品。而如今,我们吃一份煎饼便可目睹那绝世风采,买一张小小的新年卡片便可赠送友人一幅世界名画,何其幸甚至哉!
      还有建筑、诗词、刺绣、古乐、奥运等各种文化,不甘落后,奋起直追,通过文创产品,尽其所能地突破思维认知、时空限制,走到了我们的面前,让众人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倍增:原来文化也可如此可亲可敬,我们定要传承并推广好。
      当然,文化的交流、传承与发展不是一时一式、一地一人所能,文化要想走得远,文创一类的创新就要继续突围。比如,寻找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新的切入点,衍生各种创意,避免流于媚俗或同质同化引起的审美疲劳:除去“吃”之外,不妨在百姓的“穿、住、行”方面深度开发;除去人们日常生活之外,不妨让现代科技也担当起传承文化的载体责任;等等。比如,扩大设计者团队,提升设计者文化素养:设计一款建筑文创巧克力,不妨邀请美食专家、文化研究学者、平面设计师共同参与;推广便携式茶具“勤俭杯”,就要让所有的销售者触及到优秀文化传承、延续的“灵魂”之处;等等。另外,文化人和普通人的双向互动创新,中外文化的深度思考与挖掘,保持文化品格,降低文创产品价格,更贴近消费者也是文创前行的一个站地。
      我们不畏惧,既然文创已经渐渐地飞入寻常百姓家了,那春意般的勃勃生机便不会停止,相信未来的某一天,更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玩偶、棒棒糖、煎饼、鲜花、书本、视频、衣物、茶具、摆件、饰品等——像鸥鸟一样环绕在我们的周围,浓浓的文化气息涤荡着我们的心灵,感染着我们的气质,多么美好而感动啊!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3引用:5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发布:2025/1/1 4:30:2组卷:41引用:10难度:0.1
  •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新”是“薪”的本字,本义是指用斧子砍伐木材。(《说文解字》:“取木也。”)
          后借用为“新旧”的“新”,可表示“刚出现的”“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使变成新的”等意思。
          材料二:
    放眼2022,壬寅要赢,不负青春。……大局新开展新颜……花开潮起,春风十里,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
    ——《湖北新闻》2022新年献词      于你,于我,于家,于国,新的百年征程已经开始,星光将再次照亮赶路人的去途。2022年,继续出发,你准备好了吗?
    ——中访网2022年新年献词      2022年的序幕刚刚拉开,站在新年的门前,学校拟进行以“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对新的一年的思考和展望。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5/1/1 4:30:2组卷:15引用:4难度:0.7
  •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青年人一旦确立了奋斗目标,须执着、专一,不可半途而废,如此,方能终成大业;也有人认为,青年人确立了奋斗目标,也不必做蚕自缚,可因时更换,顺势调整,这样才能不负此生。
          对于以上意见,你有怎样的理解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见解与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5/1/1 4:30:2组卷:9引用:5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