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B

A.“空山”句写箜篌的乐声使空旷山野上的浮云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倾听。
B.“十二”句写箜篌的乐声聚合了十二门前的冷光,让人们感受到了深秋的寒冷。
C.“石破”句写女娲在天上所补的五色石为箜篌声破裂,天界震惊,逗落了秋雨。
D.“吴质”句写成天伐桂的吴刚被箜篌的乐声吸引,倚着桂树,陶醉而忘了睡眠。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D
D

A.前四句,诗人按次序先后写了时间、地点、人物、器物、事件,有先声夺人的力量。
B.“昆山”句以形写声,表现乐声的起伏;“芙蓉”句则以声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
C.第七句到篇终写音乐效果,其中前六句写运动着的物象,后两句写静物,以动衬静。
D.诗人想象奇特,把对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等联想为具体的物象,使之形象可感。
(3)本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都有对音乐的描写,请结合两诗的内容,从修辞手法的使用、音乐描写的角度、所写音乐的表达作用等方面赏析两诗音乐描写的异同。

【答案】B;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10 0:0:1组卷:25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
    刘克庄
    日月跳丸,光阴脱兔。登临不用深怀古。向来吹帽插花人,尽随残照西风去。
    老矣征衫,飘然客路。炊烟三两人家住。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
    【注】①牛山:春秋时齐国景公登临牛山,观览都城临淄风景而堕泪,感叹自己如果能够长生不死该有多好。②吹帽:东晋孟嘉参加桓温的龙山雅集,一阵风吹来,嘉帽被吹落,但他并未发觉。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标题点明写作时间,词人顺应习俗而登临,并因登临之地而产生怀古之幽情。
    B.词人以“吹帽插花”的风流与“残照西风”的萧索相应,表达人到暮年的独特况味。
    C.“炊烟三两人家住”用语平易自然,不事雕饰,意蕴与陶潜的“依依墟里烟”相近。
    D.词作中典故运用不落斧凿,包有登临传统、田园意象和行旅之感,文化意味浓厚。
    (2)面对“日月跳丸,光阴脱兔”和“老矣征衫,飘然客路”的现实,作者陷入力图自我宽慰,却又无法消解的矛盾之中,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发布:2025/1/1 4:30:2组卷:4引用:4难度:0.6
  •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柚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以诗人为视角描述燕子“衔泥”“暂语船”“穿花贴水”,赋予诗歌浓郁个人情感。
    B.颈联今昔对比,旧日家园中认识自己的燕子,现在却相遇不相识,只是远远地看着别人。
    C.“处处巢居室”与“飘飘托此身”是诗人与燕子的相通之处,“何异”使人燕契合无间。
    D.全诗体物缘情,浑然一体,使人分辨不清是人怜燕,还是燕怜人,凄楚悲怆,感人肺腑。
    (2)有人评价此诗“看似咏燕,实则慨叹诗人茫茫身世”,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发布:2025/1/1 4:30:2组卷:7引用:3难度:0.6
  •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题东溪公幽居
    李白
    杜陵贤人清且廉,东溪卜筑岁将淹。
    宅近青山同谢脁,门垂碧柳似陶潜。
    好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舞前檐。
    客到但知留一醉,盘中只有水晶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说杜陵贤士清正廉洁,以此赞美东溪公的人品高尚。
    B.“卜筑”二字意思是择地建筑房屋,强调了东溪公隐居的决心。
    C.颈联中诗人将“飞花”拟人化,飘舞的花朵“送酒”为来客助兴。
    D.“客到但知留一醉”既展现了主人的真诚,又流露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2)本诗标题中“幽居”二字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发布:2025/1/1 4:30:2组卷:12引用:5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