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全面系统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几个特征: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某班学生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探究一】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基本特征 | 国家发展事例 |
① | 我国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使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
② | 近十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807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4945亿元,占同期GDP的比重从3.36%上升到4.43%,不断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
③ | 中国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道路。 |
④ | 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提高了各区域开放水平,构建了广泛的朋友圈,探索了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互利共赢。 |
【探究二】领悟“中国式现代化”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2)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对“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理解?
【探究三】学会“挺膺担当”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深情地提到:“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3)结合以上材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青少年如何做到挺膺担当?
【答案】(1)①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④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2)①要以发展物质文明夯实基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将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②要以发展精神文明激发动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国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3)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我们要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习惯,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2)①要以发展物质文明夯实基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将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②要以发展精神文明激发动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国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3)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我们要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习惯,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5引用:2难度:0.2
相似题
-
1.2021年11月5日至 10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办。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已连续四届成功举办。这是中国政府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这( )
①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开放和自信
②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③表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④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发布:2024/12/29 22:30:4组卷:2引用:1难度:0.7 -
2.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新中国成立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识到实现国家发展离不开中国这样的朋友,选择与中国同行。他们的选择是基于( )
①中国奉行了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②中国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③中国坚持了自力更生的重要方针
④中国坚决维护世界各国的利益发布:2024/12/28 4:0:1组卷:44引用:18难度:0.8 -
3.材料一: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盛装开幕。世博会是世界各国人民积极回应探讨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重大问题,总结交流各国人民的历史经验和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主要舞台。上海世博会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它也将无可质疑地会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材料二:对上海世博会的筹办,胡锦涛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指示:上海世博会,要展示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的文明,展示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展示我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
(1)【明主题】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
(2)【展形象】中国政府以庄重的承诺、开放的胸怀、认真的态度、积极的行动筹办世博会,展现了怎样的国际形象?表明了怎样的基本国策?传达了怎样的价值追求?
(3)【当使者】世博会期间,不同的文化之间将充分欢聚融合、对话交流,也必将碰撞放射出美丽与精彩。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需要桥梁、需要友好使者。我们青少年如何做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往的友好使者呢?
(4)【担责任】我们青年朋友在世博会上应该向世人展现怎样的中国现代青年形象?发布:2025/1/29 8:0:1组卷:3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