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继去年嫦娥五号成功登月之后,今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携祝融号火星车又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天问一号探测器从进入火星大气到着陆火星表面的9分钟过程中,依靠自身完成弹开降落伞、反推发动机点火、悬停避障、缓冲着陆等多个动作,实现速度从4.9km/s降低到0m/s。月球和火星部分信息见下表。
天体 | 离地球距离 | 天体表面物体受到的重力 | 表面状况 | 大气压情况 |
火星 | 5.5×107km~4×108km | 约为地球上的 2 5 |
岩石、高山、平原 | 只有地球大气压的1%,大气中95%为二氧化碳 |
月球 | 3.6×105km~4×105km | 约为地球上的 1 6 |
环形山、高地、平原 | 没有 |
探测器着陆火星时离地球约为1.8×108km,通讯信息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其速度为3×105km/s,由v=可得,地面指挥人员发出的信息传播到火星所用的时间:t===600s=10min>9min,所以探测器着陆火星表面的9分钟过程中,它会“失去”地面指挥人员的控制
s
t
s
v
1
.
8
×
1
0
8
km
3
×
1
0
5
km
/
s
探测器着陆火星时离地球约为1.8×108km,通讯信息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其速度为3×105km/s,由v=可得,地面指挥人员发出的信息传播到火星所用的时间:t===600s=10min>9min,所以探测器着陆火星表面的9分钟过程中,它会“失去”地面指挥人员的控制
。s
t
s
v
1
.
8
×
1
0
8
km
3
×
1
0
5
km
/
s
(2)已知祝融号火星车质量为240kg,它随探测器降落至距离火星表面100m时,先悬停避障然后着陆到火星表面。请计算从距离火星表面100m处到着陆火星表面过程中火星车重力做了多少功;
94080J
94080J
。(3)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对火星开展了40余次探测活动,成功的却不到一半,但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并未停止,相信不远的将来,在火星上将会建立研究站进行长期考察。你认为在设计制定建立研究站计划时,需要考虑人类生存的问题有:
如何获取空气和水(合理即可)
如何获取空气和水(合理即可)
(写出一点即可);(4)如图为一幅网友自称来自月球车在月球上拍摄的照片,照片上呈现了类似地球上雨后“彩虹”光晕。很多网友问这是不是月球上的彩虹?请你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这不是月球上的彩虹。球上雨后“彩虹”光晕是太阳光传播过程中被空气中的雨滴色散形成的,而雨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因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液态水,所以不会下雨,故不具备“彩虹”光晕形成的条件
这不是月球上的彩虹。球上雨后“彩虹”光晕是太阳光传播过程中被空气中的雨滴色散形成的,而雨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因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液态水,所以不会下雨,故不具备“彩虹”光晕形成的条件
。
【答案】探测器着陆火星时离地球约为1.8×108km,通讯信息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其速度为3×105km/s,由v=可得,地面指挥人员发出的信息传播到火星所用的时间:t===600s=10min>9min,所以探测器着陆火星表面的9分钟过程中,它会“失去”地面指挥人员的控制;94080J;如何获取空气和水(合理即可);这不是月球上的彩虹。球上雨后“彩虹”光晕是太阳光传播过程中被空气中的雨滴色散形成的,而雨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因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液态水,所以不会下雨,故不具备“彩虹”光晕形成的条件
s
t
s
v
1
.
8
×
1
0
8
km
3
×
1
0
5
km
/
s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436引用:2难度:0.3
相似题
-
1.备受关注的“引力波”是由超大的天体,如黑洞等产生的波。为了研究引力波我国正在实施“天琴计划”,该计划包含四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完成月球、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等地面辅助设施,若从地面发出一束激光,经月球反射后需要2.54s回到地面,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
发布:2024/12/23 8:0:2组卷:17引用:2难度:0.7 -
2.目前人类探测到的“引力波”来源于两个黑洞的合并,这种波以相当于3个太阳质量的巨大能量释放出来,传播向广袤的宇宙。据此,引力波与声波相比,其相同点是
发布:2024/12/23 8:0:2组卷:16引用:1难度:0.7 -
3.下表是福州至厦门D6201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时间是多少小时?
(2)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车站 里程/km 到站、发车时间 福州 0 7:12 莆田 105 7:54 7:56 泉州 174 8:17 8:19 厦门 276 9:20 发布:2024/12/18 8:0:1组卷:43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