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 序号 |
钩码 重/N |
动滑轮 重/N |
拉力/N | 钩码上升的高度/m | 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m |
有用功/J | 总功 /J |
机械效率 /% |
① | 4 | 0.5 | 2.3 | 0.2 | 0.4 | 0.8 | 0.92 | 87.0 |
② | 4 | 0.9 | 2.5 | 0.2 | 0.4 | 0.8 | 1.0 | 80.0 |
③ | 6 | 0.5 | 3.3 | 0.2 | 0.4 | (a) | (b) | (c) |
(a)
1.2
1.2
;(b)1.32
1.32
;(c)90.9(或90.91、91)
90.9(或90.91、91)
。(2)通过比较
①②
①②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有关
有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3)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通过比较
①③
①③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错误
错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考点】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
【答案】1.2;1.32;90.9(或90.91、91);①②;有关;①③;错误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377引用:97难度:0.3
相似题
-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的自由端,将质量为200g的钩码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小明做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2)钩码上升的距离是 cm;
(3)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结果保留1位小数)
(4)实验室里有质量分别为45g、40g、35g的三种滑轮,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验数据,可以判断小明选用的是质量为 g的滑轮。发布:2025/9/20 9:0:1组卷:117引用:2难度:0.4 -
2.用图甲滑轮组做“探究动滑轮的重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中把不同的磁铁吸附在动滑轮边框上以改变滑轮的重,每次实验都匀速拉动绳端使物体上升10cm。不计绳重,实验数据如表。
次数 G物/N G动/N F/N η/% 1 6.0 0.3 2.2 90.9 2 6.0 1.0 ▲ ▲ 3 6.0 1.9 2.9 69.0 4 6.0 3.2 3.4 58.8
(2)第2次实验中拉力F的示数如图乙,读数为 N,第2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分析数据可知:在物重不变的情况下,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
(3)实验中若仅增大绳端移动的距离,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
(4)本实验中,在物重不变的情况下,动滑轮变重时,由摩擦引起的额外功占总额外功的比例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发布:2025/9/20 8:0:1组卷:1400引用:9难度:0.6 -
3.在“探究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如图A所示装置测得了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验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的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 3 2 1.2 6 2 3 5 1.2 15 3 3 8 1.2 26 4 3 10 1.2 30
(2)第四次实验中,有用功是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根据以上信息,请判断:该小组设计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是否有关。
(4)小红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B所示。
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
②当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发布:2025/9/20 6:0:1组卷:139引用:10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