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图实验:

(1)图甲中,在滤纸条上每隔一定距离滴酚酞试剂,向试管口棉花上滴浓氨水。过一会,观察到的现象为 酚酞溶液由右至左依次变红色酚酞溶液由右至左依次变红色,由此说明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图乙中试管A中气体的微粒名称是 氢分子氢分子,试管B所对应的电源电极是 正正(填“正”或“负”)极。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图乙实验中能够推断水的化学式为“H2O的实验现象是 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通电H2+O2H2O通电H2+O2。
(3)图丙中: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连接装置,关闭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用酒精灯稍加热试管若观察到 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生成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生成,停止加热后 烧杯中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烧杯中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取两套相同此装置,分别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白磷、红磷后,连接仪器,关闭所有弹簧夹,再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同一热水中,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没有燃烧。可得到的一条关于物质燃烧的结论是: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③试管中白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撤去热水,仍关闭弹簧夹,待温度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2,可观察到的现象:烧杯中的水流入试管,约占试管容积的五分之一烧杯中的水流入试管,约占试管容积的五分之一,让剩余白磷在水中继续磷烧的方法是(写一条):通入氧气通入氧气。
通电
通电
【答案】酚酞溶液由右至左依次变红色;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氢分子;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H2OH2+O2;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生成;烧杯中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烧杯中的水流入试管,约占试管容积的五分之一;通入氧气
通电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水是纯净物
B.自然界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D.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
(2)某自来水厂净化河水制备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图1所示。
①步骤I中通常需要加入明矾,其作用是
②小英同学在实验室中完成过滤操作,实验中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a.直接将待过滤物倒入漏斗中
b.滤纸边缘高出漏斗边缘
c.漏斗末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d.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③小韬同学取“净化的水”的水样,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净化的水”属于
(3)“天宫课堂”点燃科学梦想,当听到航天员叶光富介绍空间站是利用电解制氧系统来制取氧气时,小金立马联想到科学课上的电解水实验,如图2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①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a管口,慢慢打开活塞,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a、b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③请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④在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
⑤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
(4)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水。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提倡使用节水龙头
C.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
D.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发布:2024/12/5 8:0:1组卷:44引用:2难度:0.6 -
2.小强在实验室电解了一定量的水并产生了x摩尔氢气,请帮助小强完成下表:
质量(克) 体积(升) 物质的量(摩尔) 氢气 x
(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3)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是
(4)如果一定量的水为y克,则x与y的函数关系式是发布:2024/11/27 8:0:1组卷:9引用:1难度:0.5 -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5/1/1 20:0:3组卷:4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