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不同害虫防治策略对梨园土壤线虫和其他生物的影响,科研人员将某梨园划分为三个区进行一年的实验研究。实验处理如下。
常规区:频繁化学防治,喷施化学杀虫药剂9次;
实验1区:农药减施防治,喷施化学杀虫药剂4次;
实验2区:植物源药物减施防治,喷施药剂4次。
(1)为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科研人员在梨园中随机选择若干取样点,采用 取样器取样法取样器取样法法采集和调查各种小动物。

(2)三个区线虫数量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该实验结果说明 在0-20cm土壤中,减施防治有利于线虫生存,植物源药剂防治效果优于农药防治;>20cm土壤中,不同措施对土壤线虫无显著影响在0-20cm土壤中,减施防治有利于线虫生存,植物源药剂防治效果优于农药防治;>20cm土壤中,不同措施对土壤线虫无显著影响。
(3)科研人员还从从梨园土壤中分离得到了酵母菌。图2表示进行“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图3是b时刻用血球计数板(已知血球计数板400个小方格体积为1mm×1mm×0.1mm),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一个中方格上有25个酵母菌,若以该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1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K值约为 1.25×10101.25×1010个。
(4)梨园中的细菌、酵母菌、线虫和植物等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各种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垂直垂直结构。土壤线虫食性多样化,使土壤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加复杂,这对提高生态系统的 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取样器取样法;在0-20cm土壤中,减施防治有利于线虫生存,植物源药剂防治效果优于农药防治;>20cm土壤中,不同措施对土壤线虫无显著影响;1.25×1010;生物群落;垂直;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3引用:3难度:0.7
相似题
-
1.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1:0:6组卷:11引用:2难度:0.6 -
2.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4:30:1组卷:10引用:3难度:0.6 -
3.用4种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别为a、b、c、d,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检测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2)曲线a所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主要原因是种群增长所需的
(3)曲线d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培养方式是
(4)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在有限的空间中,每组酵母菌种群数量都会达到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
(5)样方法常适用于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发布:2024/12/31 0:0:1组卷:12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