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梅香
林清玄
      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候,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1)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
乞丐闻到梅花的芳香,富人为此感到震惊,也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乞丐闻到梅花的芳香,富人为此感到震惊,也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2)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结合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
穷人也会赏梅花;富人自己种了几十年的梅花,却从来没闻到过梅花的芳香。
穷人也会赏梅花;富人自己种了几十年的梅花,却从来没闻到过梅花的芳香。

(3)品读第(11)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因为坏的物质条件也没有遮敝他精神的清明,在精神上他是富有的。
因为坏的物质条件也没有遮敝他精神的清明,在精神上他是富有的。

(4)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⑧、⑨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
精神的清明或内部的人格香气。
精神的清明或内部的人格香气。

(5)阳春三月,南京的梅花山上梅花盛开。历代文人墨客赏梅、咏梅。请你写出完整的两句咏梅的古诗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考点】寓言
【答案】乞丐闻到梅花的芳香,富人为此感到震惊,也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穷人也会赏梅花;富人自己种了几十年的梅花,却从来没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因为坏的物质条件也没有遮敝他精神的清明,在精神上他是富有的。;精神的清明或内部的人格香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11 19:30:1组卷:185引用:2难度:0.4
相似题
  • 1.我会读短文,完成练习。
    ㅤㅤ从前,有两个将军,他们一起去买盾牌。做盾牌的人拿起一个盾牌给他们看。
    ㅤㅤ站在盾牌左边的将军看了说:“这个金盾牌很好!”
    ㅤㅤ站在右边的将军说:“你错了,这是个银盾牌。”
    ㅤㅤ这两个将军就这样争论起来。
    ㅤㅤ做盾牌的人说:“你们都错了。这个盾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你们只看一面,怎么能不错呢?”
    (1)站在盾牌左边的将军认为是
     
    盾牌,而站在右边的认为是
     
    盾牌,他们都
     
    了。
    (2)文中的盾牌是什么样的?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发布:2025/3/13 8:0:2组卷:11引用:1难度:0.7
  • 2.阅读下面的寓言故事,回答问题。
    充数
          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到齐宣王那里请求参加吹竽队。齐宣王给他很高的待遇,把他编在吹竽队里。其实,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演奏的时候,他就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被人发觉。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是他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改成一个接一个地吹给他听。
          听到这个消息,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溜走了。
    注释:①滥:làn,失实,不真实。②竽:yú,古代的一种乐器。
    (1)根据寓言故事的内容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
     
    喜欢讲排场,常叫三百人一齐吹竽;
     
    也爱听吹竽,但喜欢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
    ①齐湣王
    ②齐宣王
    (2)把文中描写南郭先生装腔作势的句子找出来,画上“        ”。
    (3)南郭先生为什么偷偷地溜走了?
    (4)《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什么?
     

    ①有真实本领的人才被埋没了。
    ②没有真实本领的人,混在行家队伍里充数。

    发布:2025/3/13 7:0:1组卷:51引用:4难度:0.7
  • 3.课外阅读。
    小河马的本领      森林里大象用鼻子卷木头,小鸟张开嘴巴快乐地歌唱,小猴子用尾巴把自己倒挂在树上,可神气啦!只有小河马垂头丧气,没精打采。
          小河马说:“我没有能卷木头的鼻子,没有会唱歌的嘴巴,也没有像钩子一样的尾巴,我到底有什么本领呢?唉,我真没用!”
          一天,小兔要到河对岸去采蘑菇,可是它没有办法过河,小河马看见了说:“你坐在我的背上,我背你过河。”小兔坐在小河马的背上,很快就到了河对岸。小兔高兴地说:“谢谢你,小河马,你的本领真大!”小河马很奇怪:“我的本领真的很大吗?”“当然啦!”小兔说。
          没过几天,小河马在河边建起了一个“河马摆渡站”,每天
     

    (1)短文分别写了大象、小鸟和小猴子的什么本领?用“         ”在文中画出来。
    (2)从短文第1自然段中找出表现小河马不开心的词语写下来。
     

    (3)小河马帮助
     
    过了河,后来建起了一个“
     
    ”。
    (4)结合短文的内容,在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上补充合适的句子。

    发布:2025/3/13 8:0:2组卷:43引用:3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