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人员在新冠病毒的检测、疫苗研制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1~2h内即可得到检测结果。如图为该技术的基本流程,其原理是PCR过程中加入与特定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再通过检测产物的荧光信号即可确定是否为阳性。图中酶A为 逆转录酶逆转录酶,生成杂化双链的过程还需要 (4种)脱氧核苷酸(dNTP)(4种)脱氧核苷酸(dNTP)作原料。酶B能水解杂化双链中的 RNARNA,酶C起作用时 需要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模板。PCR过程需要先根据靶标区域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 (两种)引物(两种)引物以及能与靶标区域互补的荧光探针。PCR过程中荧光探针会和DNA模板链结合,若每个荧光探针发出的荧光强度为1个单位,据此推断阳性被检测者样本中的一个DNA分子经过n次PCR循环后,检测到的荧光强度是 2n+1-22n+1-2个单位。
(2)新冠病毒重组疫苗是将病毒的S蛋白受体结合区(RBD)基因重组到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中,经诱导表达出RBD,再通过纯化得到的疫苗。新冠病毒RBD基因 不能不能(填“能”或“不能”)直接重组到CHO中,原因是 RBD基内需要先构建表达载体才能才能导入受体细胞;新冠病器为 RNA 病毒,不能直接与 CHO中的 DNA 重组RBD基内需要先构建表达载体才能才能导入受体细胞;新冠病器为 RNA 病毒,不能直接与 CHO中的 DNA 重组。
(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新冠疫苗,需要的基本工具有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载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载体。
【答案】逆转录酶;(4种)脱氧核苷酸(dNTP);RNA;需要;(两种)引物;2n+1-2;不能;RBD基内需要先构建表达载体才能才能导入受体细胞;新冠病器为 RNA 病毒,不能直接与 CHO中的 DNA 重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载体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5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通过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可以实现目的基因的定点诱变。如图为基因工程中获取突变基因的过程,其中引物1序列中含有一个碱基T不能与目的基因片段配对,但不影响引物与模板链的整体配对,反应体系中引物1和引物2的5′端分别设计增加限制酶a和限制酶b的识别位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1/19 10:30:1组卷:127引用:5难度:0.7 -
2.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与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ddNTP按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加到正在复制的DNA子链中后,子链的延伸立即终止。现通过PCR技术获得被标记且以碱基“T”为末端的、不同长度的DNA子链片段。在反应管中已经有单链模板、引物、相关的酶和相应的缓冲液等,还需加入的原料是( )
①dCTP,dGTP,dATP
②dGTP,dATP,dTTP,dCTP
③α位被32P标记的ddTTP
④γ位被32P标记的ddTTP发布:2024/10/26 17:0:2组卷:29引用:1难度:0.6 -
3.目前研究混杂DNA群体中的特异DNA序列,一般基于两种不同的方法,即DNA克隆和DNA分子杂交,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1/22 4:0:1组卷:25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