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糖尿病患者有清晨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的现象。研究发现,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夜间短暂低血糖后引起的血糖反跳性增高,称为“苏木杰反应”;另一种为夜间血糖平稳,清晨出现一段时间高血糖,称为“黎明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体的血糖浓度为 3.9-6.1mol/L(0.8~1.2g/L)3.9-6.1mol/L(0.8~1.2g/L)。糖尿病患者由于 胰岛B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血糖调节能力降低。当饥饿过度或降糖药物使用过量时,容易矫枉过正,使 肝糖原肝糖原过多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出现“苏木杰反应”。
(2)为探究“黎明现象”的发生机制,研究人员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有黎明现象组(DP+)和无黎明现象组(DP-),测定体内相关激素的含量如图1。

①由图1结果显示,生长激素生长激素节律性分泌异常可能与黎明现象有关。
②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外周淋巴细胞中多个与生物钟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部分结果如图2,DP+组中REV-erbβ基因表达发生了 节律性异常节律性异常,表明“黎明现象”与生物节律紊乱有关。
③研究发现,生长激素会影响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除此之外,影响胰岛素作用敏感性的因素可能还有 BCDBCD(填序号)。
A.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
B.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
C.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
D.组织细胞信号转导异常
E.胰岛素分泌障碍
(4)胃饥饿素是一种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具有促进生长激素释放、调控动物进食和能量代谢等作用。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胃饥饿素水平在摄食之前会有所升高,进食后迅速下降,而葡萄糖是调节体内胃饥饿素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推测摄食与胃饥饿素分泌的关系是 摄食引起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升高,导致胃饥饿素的含量下降摄食引起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升高,导致胃饥饿素的含量下降。
【考点】血糖平衡调节;“对照法”探究动物激素的功能.
【答案】3.9-6.1mol/L(0.8~1.2g/L);胰岛B;肝糖原;生长激素;节律性异常;BCD;摄食引起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升高,导致胃饥饿素的含量下降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5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模式,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
(1)若甲模式中,靶腺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
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分泌某激素,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属于图中
(3)血糖浓度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
(4)在寒冷环境中,能通过丙模式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其反射弧的感受器是发布:2024/12/31 5:0:5组卷:4引用:3难度:0.5 -
2.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5:0:5组卷:5引用:3难度:0.7 -
3.如图是人体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箭头表示进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5:0:5组卷:5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