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异体器官移植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免疫排斥。通常认为细胞免疫参与了识别并排斥异体器官的免疫过程。
(1)科研人员选取T淋巴细胞缺陷的A品系小鼠进行下列实验,原因是参与细胞免疫过程的
效应T
效应T
细胞可以清除移植的异体细胞,A品系小鼠可以排除其干扰。除了异体细胞,这种免疫细胞还可以清除
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
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
细胞(写出两种)。
(2)根据所学教材中特异性免疫知识,写出异体器官移植发生免疫排斥的全过程。(150字以内)
(3)为了研究吞噬细胞是否参与免疫排斥过程,研究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向A鼠移植不同来源小鼠的组织(A、B、C鼠基因型各不相同),培养7天后,再次移植B品系小鼠组织,培养7天后,检测A鼠体内第二次移植组织中的吞噬细胞数量,如下表。

组别 1 2 3 4
第一次移植的组织来源 未移植 A B C
第二次移植组织中的吞噬细胞数量(×104 2.6 2.5 12.1 3.1
①第二次移植组织中出现的吞噬细胞来源于
A
A
鼠,吞噬细胞
(能/不能) 识别异体组织。
②由1、2组数据可知,只移植B组织和先移植A组织再移植B组织吞噬细胞侵入移植组织的数量
大致相等
大致相等
,说明
A小鼠是否移植A组织对移植B组织后其吞噬细胞的作用相同(A小鼠移植不同组织后其吞噬细胞作用相同)
A小鼠是否移植A组织对移植B组织后其吞噬细胞的作用相同(A小鼠移植不同组织后其吞噬细胞作用相同)

③3组吞噬细胞数量远大于2组和4组,原因是
移植了A、B、C组织的A小鼠产生了能识别相应组织的吞噬细胞。当再次移植B组织后,只有3组的A鼠吞噬细胞识别并侵入B组织,导致其吞噬细胞数量显著增加
移植了A、B、C组织的A小鼠产生了能识别相应组织的吞噬细胞。当再次移植B组织后,只有3组的A鼠吞噬细胞识别并侵入B组织,导致其吞噬细胞数量显著增加

(4)进一步研究吞噬细胞对异体组织的作用,研究者对A品系小鼠进行不同移植处理,如图(-:未移植;+:已移植)。然后,注射相同数量的不同来源细胞(如图中A、B、C所示),一段时间后,利用流式细胞技术统计A鼠体内不同来源细胞的数量,结果如图。

①未移植B鼠组织的A鼠体内注射A、B细胞后,两者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说明A鼠免疫系统
不能
不能
(能/不能)杀伤异体B细胞。
②移植B鼠组织的A鼠注射B细胞后,体内B细胞消失,而注射C细胞结果却不同。由此推测:第一次移植组织诱导A品系小鼠产生的吞噬细胞可以
特异性的杀死再次移植相同来源的细胞,而不能杀死再次移植不同来源的细胞
特异性的杀死再次移植相同来源的细胞,而不能杀死再次移植不同来源的细胞

【考点】细胞免疫
【答案】效应T;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A;能;大致相等;A小鼠是否移植A组织对移植B组织后其吞噬细胞的作用相同(A小鼠移植不同组织后其吞噬细胞作用相同);移植了A、B、C组织的A小鼠产生了能识别相应组织的吞噬细胞。当再次移植B组织后,只有3组的A鼠吞噬细胞识别并侵入B组织,导致其吞噬细胞数量显著增加;不能;特异性的杀死再次移植相同来源的细胞,而不能杀死再次移植不同来源的细胞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52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和T细胞在免疫中的作用,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制备疫苗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
     
    (填“活细胞”或“培养基”)中培养、增殖。经处理后得到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并产生相应的
     
    ;当相同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
     
    。实验组的处理:接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等量病毒。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
     

    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及存活率。
    (3)为验证T细胞起细胞免疫作用。
    实验材料:小鼠和异体器官,请补全实验设计思路和结果。
    Ⅰ.作切除手术操作,但不切除胸腺,移植异体器官,移植器官
     
    (填“是”或“否”)被排斥。
    Ⅱ.切除小鼠的胸腺后,移植异体器官,移植器官容易保留在小鼠体内,再注入T细胞,移植器官
     
    (填“是”或“否”)被排斥。

    发布:2024/12/31 4:0:1组卷:11引用:2难度:0.7
  • 2.为研究绞股蓝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实验得到如表所示结果(CD4+/CD8+比值越大说明细胞免疫越强。香菇多糖组为阳性对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剂量
    (mg•kg-1
    CD4+/CD8+
    7d 14d
    对照组1(正常鼠) 2.39 2.42
    对照组2(模型鼠) 1.24 1.45
    香菇多糖组 200 2.17 2.31
    绞股蓝多糖组 100 1.63 1.74
    绞股蓝多糖组 200 1.89 1.93
    绞股蓝多糖组 400 1.94 2.05

    发布:2024/12/16 8:30:1组卷:38引用:1难度:0.7
  • 3.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结构由外部的囊膜和内部的核心组成。囊膜是脂双层结构,来自宿主细胞,脂质上镶嵌有病毒编码的蛋白质,其中刺突蛋白(S蛋白)是病毒的主要抗原,是决定病毒毒力的关键因素。刺突蛋白(S蛋白)能与人类细胞膜上的受体ACE2蛋白结合,进而介导病毒侵入宿主细胞,ACE2蛋白广泛分布在人体内皮细胞膜上,因此SARS-CoV-2可以入侵肺泡细胞、肾细胞、生殖道细胞等内皮细胞。虽然入侵的细胞广泛,但是严重的炎症反应主要出现在肺部,故引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某些病人体内,可能会出现细胞因子风暴,即在机体免疫应答时,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会活化更多免疫细胞,进而产生更多细胞因子,最终导致机体免疫反应过度,开始对正常细胞发动攻击。
    (1)HIV病毒也具有囊膜,据此可判断HIV病毒和SARS-CoV-2病毒可以在吸附后通过
     
    方式进入宿主细胞。但两种病毒侵染的宿主细胞不同,原因是
     

    (2)大多数情况下SARS-CoV-2感染会引发类似感冒的症状,轻症患者大约1-2周即可治愈,这与人类的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关。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和呈递,之后B细胞增殖、分化成
     
    (后者产生特异性抗体),抗体与病毒结合,并在吞噬细胞的作用下被清除。进入肺泡细胞的病毒,也往往难逃细胞免疫,这时需要
     
    细胞识别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3)根据材料,细胞因子可能包括T细胞产生的
     
    ;为抑制细胞因子风暴,临床上经常会使用到
     
    (填“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增强剂”)
    (4)通常我们可以利用S蛋白制作疫苗来预防新冠。但是疫苗有可能失效,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发布:2024/12/31 4:0:1组卷:13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