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琦同学在用小磁针做“探究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的实验时惊奇地发现,小磁针A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课后小琦同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究,发现:小磁针A实际的“N”极和“S”极与标识的“N”极和“S”极相反。
(1)你认为小琦是怎样得知小磁针A实际的“N”极和“S”极与标识的“N”极和“S”极相反,请简述探究过程。
(2)小琦同学还了解到前几节课的同学用这些器材做实验时,并没有出现这一现象,说明小磁针A在这段时间内“N”极和“S”极出现了反转。你认为出现“N”极和“S”极反转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52引用:4难度:0.3
相似题
-
1.在探究蹄形磁体周围磁场的实验中,老师将玻璃板平放在磁体上,并均匀地撒上一层铁屑,轻敲玻璃板,铁屑就会有序地排列起来,如图。对实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310引用:3难度:0.6 -
2.小冬学习磁学知识后,想研究橄榄形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图乙是小磁针(黑色为N极)静止时的指向,图丙是铁屑静止时的分布。图中能正确用磁感线描述以上实验现象的是( )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1087引用:6难度:0.5 -
3.通过实验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特点。
(1)在条形磁铁四周放置的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如图甲所示,图中小磁针涂黑的一端为N极。由此可以判断出条形磁铁的B端是 (选填“N”或“S”)极。
(2)小美用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如图乙所示。
①在蹄形磁铁上面放一块透明有机玻璃,并在玻璃板上均匀撒上一层铁屑,轻轻敲击玻璃板,可以看到小铁屑有规则地排列起来。这是因为撒在磁体周围的每个小铁屑都被 ,磁场的分布情况也被形象地显示出来。
②再在玻璃板上放一些小磁针,记录这些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
③人们仿照铁屑在磁场中排列的情况和小磁针N极的指向,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形象地描述磁场,物理学中把这样的曲线叫作磁感线.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 极出发的。
(3)小阳利用图乙情景构建一个物理模型如图丙所示。在A点的磁场强度 B点的磁场强度。(选填“大于”或“小于”)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52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