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完成试题。
七块红烧肉 我十三岁那年的正月十三,天下着蒙蒙细雨,母亲挑着担子送我去五校读书。那是我第一次离家住校。担子一头是两床被子,一头是衣物和米,还有一罐子咸菜。
担子很重,但一路泥泞,母亲不能放下歇肩,她只能以换肩的方式来放松疼痛的肩膀。
“姆妈,我来挑一截。”
“不要的,我行。”
顺着山道走下,径直穿过西湾的田野,到枫河入江的狭长小河时,渡船而过,爬上河埂,便可望见五校的校舍了。后面的路途是沉默的,只有细雨洒在盖物薄膜纸上的沙沙声,和胶靴拔泥而出令人疲惫的声响,到达河边时,已是午后一点多了。河边无船。一条粗绳子横贯河面,对面,细雨落水,野渡无人。母亲已经累了,身子随着担子一起摇晃着。
“姆妈,让我来。”我仄到母亲身边。
“我行。”母亲不让。她大声喊:“有人吗?有人吗?”
岸上的红砖房门开了,一个人走下来。也不用划桨,人站在船上,手抓着粗绳,把船悠到对岸。那是个穿蓑戴笠的女人。她紧紧抓着绳子,看着我们,说:“那孩子,你先上来,帮你妈接一下!”
我走上船,晃得站不稳。母亲说:“我行。”她挑着担子走上来,船大幅度晃动起来,差点没翻。女人夺过,将被子摁在船板上,厉声说:“被子湿了还能晒,人死了就死了!”母亲嗫嚅着,没说话。
女人不要钱,只是看着我们发出一连串的叹息,目送我们走进了五校。
很快就报完名了。我住进了宿舍。母亲帮我铺好了被子,一边铺一边流泪。被子湿了半边。她叮嘱我一出太阳就抱出去晒。她跟我同学们请求带我睡几夜,直到我晒干被子,但终于不放心,叮嘱我不要睡湿的这边。搞好后,她正要把我托付给同学们,他们忽然呼啦一声全飞走了。
“我走了,你记得四点去换饭票啊!”
我点点头。走廊上只有我一个人,还有几只叽叽喳喳的麻雀。
“你一定别忘了。”她穿好了雨衣,走进了细雨之中。远方,山已经苍茫了。
我看见她不停地回望,但终于不见了。
她是在第三天赶来的。来的时候,我快上下午课了,便匆匆去食堂为她打饭。我打了半斤饭两个菜,一个炸酱,一个红烧肉,一共一块五毛五。在五校待过的同学都该知道,那个上海大厨做的炸酱和红烧肉是怎样的美味啊!
“你一定要吃掉,我要上课了。”
下课的时候,母亲已经走了。饭盒里,炸酱没动,十块红烧肉还剩七块,整整齐齐地挨着。酱红色的浓汁,隐隐的油光,肥厚的块儿。为她吃掉的三块红烧肉,我开心得流泪。
那时候,我一周只有五块钱的伙食费。那是我在五校吃的第一次红烧肉,也是最后一次。
有一个黄昏,我到河堤上背课文,遇到了那个女子。她看着我说:“那天你妈妈回去时,胶靴里都是水。我让她坐在床上,帮她使劲拽,半天才拽下来,我收不住势头,一屁股坐在地上,摔得不轻。靴子拽下来,把她的眼泪和哭声拽出来了。她是哭着走回去的。我站在河堤上一直看着她走,我不放心。”
她深深地看着我,又说:“你妈那天给我带了三块红烧肉,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红烧肉。你有一个好妈妈。”
我沿着河堤跑起来。我不要她看见我的泪水……
(选自2020.5.9《读者手机杂志》)(1)读画横线的句子,结合上下文,从“夺”和“摁”这两个加点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从“夺”和“摁”我体会到女船夫好爽、力气大的特点。从“夺”和“摁”我体会到女船夫好爽、力气大的特点。
(2)文章结尾说“我不要她看见我的泪水”。请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写出了“我”被母爱深深地感动,但不想让别人看见“我”流泪的样子。写出了“我”被母爱深深地感动,但不想让别人看见“我”流泪的样子。
(3)短文写了三个人物,母亲、我和女船夫。从母亲送我上学。女船夫免费送我们过渡,我为母亲买带红烧肉的午餐,母亲留三块红烧肉带给女船夫等内容中可以看见三个人物都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请照样子用一个词语概括出他们彼此之间的真情。( 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感动;感动;
②担心;担心;
③关心。关心。
(4)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短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①关爱孩子(心疼孩子):千辛万苦送“我”上学;一路上不让“我”背行李;帮“我”铺好被子,叮嘱“我”不要睡湿的被子;因被子弄湿,“我”要睡湿的被子而流泪;请求同学带“我”睡几夜;把红烧肉留给“我”。②知恩图报:她自己舍不得吃红烧肉,却带给撑船帮她渡河的女人。③要强(坚强、忍耐、吃苦):她上船不要“我”帮忙;坚持在泥泞的路上挑着沉重的担子却不让“我”帮忙;回家双脚浸满水却一直没有告诉“我”。④细心:帮“我”铺好被子,并一再叮嘱“我”。①关爱孩子(心疼孩子):千辛万苦送“我”上学;一路上不让“我”背行李;帮“我”铺好被子,叮嘱“我”不要睡湿的被子;因被子弄湿,“我”要睡湿的被子而流泪;请求同学带“我”睡几夜;把红烧肉留给“我”。②知恩图报:她自己舍不得吃红烧肉,却带给撑船帮她渡河的女人。③要强(坚强、忍耐、吃苦):她上船不要“我”帮忙;坚持在泥泞的路上挑着沉重的担子却不让“我”帮忙;回家双脚浸满水却一直没有告诉“我”。④细心:帮“我”铺好被子,并一再叮嘱“我”。
【答案】从“夺”和“摁”我体会到女船夫好爽、力气大的特点。;写出了“我”被母爱深深地感动,但不想让别人看见“我”流泪的样子。;感动;;担心;;关心。;①关爱孩子(心疼孩子):千辛万苦送“我”上学;一路上不让“我”背行李;帮“我”铺好被子,叮嘱“我”不要睡湿的被子;因被子弄湿,“我”要睡湿的被子而流泪;请求同学带“我”睡几夜;把红烧肉留给“我”。②知恩图报:她自己舍不得吃红烧肉,却带给撑船帮她渡河的女人。③要强(坚强、忍耐、吃苦):她上船不要“我”帮忙;坚持在泥泞的路上挑着沉重的担子却不让“我”帮忙;回家双脚浸满水却一直没有告诉“我”。④细心:帮“我”铺好被子,并一再叮嘱“我”。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5/2/26 20:30:2组卷:6引用:1难度:0.8
相似题
-
1.课外阅读。
第一次 马路旁的行(háng xíng)人道比马路要整整高出一个台阶,而他简直还没满一周岁。
他长着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地……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猛烈),而且信心十足。
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缘上,但孩子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
然而小孩又收回了跨出的那一步,他似乎在积蓄力量,小男孩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又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
“还小呢,刚刚能走路,就能跨台阶?”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啧了啧嘴说:“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
而孩子的妈妈并没伸出手去,只是微笑着(鼓舞、鼓励)说:“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加油!加油!”旁边的小姑娘喊道。
终于,孩子的两只脚都站到了人行道上,小胖脸同时(裂开、绽开)了笑容。
“好一个登山者!”胡子爷爷幽默地说。他又摸摸孩子的头说:“一开头有困难,但坚持就能胜利。祝贺你成功!”
(1)划掉括号里不合适的读音和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失败 后退 消耗 容易
(4)这篇短文主要写
表达了作者
(5)概括写出下面四种人的态度:
①老奶奶的态度:
②妈妈的态度:
③小姑娘的态度:
④胡子爷爷的态度:
(6)你从“小孩学步”这件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发布:2025/3/13 12:0:2组卷:61引用:2难度:0.2 -
2.课内阅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片段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 父亲大喊 阿曼达 我的儿子
(1)给文章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2)“砾”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节
(3)“失”的意思有:①失掉;过失 ②没有把握住 ③找不着 ④改变常态 ⑤没有达到目的 文中有两个带点的“失”字,第一个取意思
(4)你认为这几个自然段主要是写什么?
(5)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6)读一读文中画“--”的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
(7)想象填空: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
会说:
(8)写法学习指导与运用。
课文中大量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请你也试着对自己进行一段语言、动作描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发布:2025/3/13 12:0:2组卷:49引用:1难度:0.7 -
3.现代文阅读
一诺千金
秦文君
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里很穷。他母亲几乎每年都给他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她留给大家的印象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腹部隆起行走蹒跚;另一种是刚生产完毕,额上扎着布条抱着新生婴儿坐在家门晒太阳。
我的为难令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借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内归还。我不知道怎么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
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有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地总想哭上一通。
夜里快要睡觉时,我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松开,手心里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纸币。
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完成了一件大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
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借钱是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到北站下的昌桥帮菜家推车。到了第五天的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中,本想略睡一会儿,没想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这是我和那个男生唯一的一次交往,但是它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守信用”之类的字眼,总会联想到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jǐn。
据说那个男生后来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忘记了我们相处的那一段,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曾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见一个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车牌边,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茫茫一片,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又来了一辆车,从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子蹿了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tǎng在那一击中,让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
我终于未能等到我的那份欣喜。我失望而归,却在家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完全可以说大雨取消;既然已说了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不过,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因为一个并不怎么重诺言的人,她会找出一千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更爱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在暴雨中的少年。
(选文有改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流tǎng
(2)在“借钱男生”、“两少年”以及“我的女友”中,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请说说理由。
(3)作者写两少年雨中赴约的目的是什么?
(4)文中向我借钱的那位男生除了守信用这一美德外,还有什么品质?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5)如果你是“我”的那位女朋友,看到本文后,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请用60个左右的文字把它描述下来。发布:2025/3/13 14:0:1组卷:234引用:1难度:0.3